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义士到战士——浅析<水浒传>中武松性格的发展

(2008-01-22 15:55:03)
标签:

我记录

我的校园

文学评论

水浒传

武松

文化

分类: 坐而论道---文史政论

“读书品人生”博客征文大赛从义士到战士——浅析<水浒传>中武松性格的发展 谢谢朋友  

   《水浒传》中武松这个形象是性格鲜明的英雄人物,他是梁山泊农民起义军中决心反掉大宋朝廷的最彻底革命分子之一。但是,他的这个思想和由此而产生的性格行为并非生来就有,而是在他的生活道路上逐步形成的。《水浒》正是挑选他性格形成时期所经历的一系列惊心动魄的事件加以描写,把这个过程表现的清清楚楚,真实可信,使这个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成为《水浒》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关于武松的章节也成为这本书最精彩的部分之一。
    关于武松性格的发展,武松身上的那种英雄气概,胆大,心细,敢作敢为,那种路见不平,拔刀相
助的义气,都是“生来”——在书中一出场——就有了的。打虎集中体现了他的英雄气概,杀潘金莲、杀西门庆突出他的嫉恶如仇,有勇有谋和为兄报仇的英雄义气;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显示他的勇猛无敌,武艺高强。从这个角度看,武松一出场就是定了“型”的,这些场面和情节逐步地从各个方面分别揭示展现了他的这些特点。
    但是,从武松的思想来看,却远远不那么简单,他经历了一个复杂、曲折的发展过程。我们抓住他
对封建官吏和封建法度的态度作为一条脉络进行分析就可以看清楚。
    武松出场时是一个为打抱不平伤了人,离家流浪的落难英雄。他空有一身本事,无用武之地,他不
甘为庸碌之人,却也没什么明确目标。因为打虎,阳谷县令看中他,封他一个小官职,他虽然并不稀罕,却也欣然就职,作了都头,为其奔波、跑腿,并不觉得有什么委屈。
    哥哥武大的惨死,使他更深刻地看到世间炎凉,人心之狠毒;官府不问,使他初步认识到封建法度
的虚伪,荒唐。在此之前,他基本上还是一个恪守在封建法度之内作英雄的人,此时为兄报仇,他公然杀死潘金莲、西门庆。但是,这时的武松还是甘受这法度管制的,动手之前他做的大量周密的计划安排都是为打官司找证据,想落个“杀之有理”。事后又去首告,乖乖地被判发配,自认有罪。在路上遇见张青,建议他把两个公人杀掉,去二龙山落草,他却坚决不肯,称是因这二人“于我分上,只是小心,一路上服侍我来,我若害了他,天理也不容我”。并将二公人请“上座”,虽有仗义的成分,实质上是对封建法度自觉不自觉的遵守。
     到了牢城营,武松面对蛮横敲竹杠的差拨毫不畏惧:“你倒来发话,指望老爷送人情与你半文也没
,我精拳头有一对相送!金银有些,留了自买酒吃,看你怎地奈何我?”在管营棍棒淫威之下硬不低头:“要打便打毒些,不要人情棒儿,打我不快活。”表现了他对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的极大仇恨和蔑视。可是小管营施恩用几顿酒饭相待,一席软话奉承,就把武松弄得甘心为他出力去打蒋门神。虽然这显示出武松的英雄和报“恩”的义气,客观上也为民除了害,但实质上是给一个封建小官吏利用当了走卒去打他的仇人,成了他们互相倾轧、排挤的工具,还是表现出武松缺乏对社会深刻的洞察。
    打蒋门神不能说明武松思想发展,但这件事引出张都监的陷害,使武松思想发生了惊人的飞跃。看
来武松这条硬汉也经不得软事,张都监一番厚待又使他感恩不尽,如果张都监没有害他的心,我们可以设想,武松将会成为他一个忠实走卒,这与前面对管营的态度一样,是他思想局限性的体现。

    但是,铁的事实擦亮了他的眼睛,他看到这些封建官吏没有一个好东西,这社会没有一点光明,封建法度也守不得,只能是坏人逍遥,好人受害。他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什么公人、都监,什么丫环、仆人,见一杀一,他认为自己的仇人不是个别人,是这一批人,他要把他们杀尽。他还公然写下“杀人者武松也”,向封建法度、贪官污吏,向这豺狼当道的吃人社会挑战,他决计去二龙山落草了。
    可是这时武松思想上还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且来看看他与宋江邂逅相遇又匆匆分手时所
说的一席话:“只是武松做下的罪犯至重,遇赦不宥,因此灰心,只是投二龙山落草避难。”“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自认有罪,这是他头脑中不自觉地用封建法度衡量自己。等待招安,等待皇帝的恩赐,好重新做“合法”的人,这表明他此时对封建皇帝还心存幻想。
    二龙山落草,梁山泊聚义,打富济贫,与官军战斗......在和封建社会抗争的过程中,武松
越来越认清了社会的黑暗是由最高统治者皇帝的腐朽昏聩造成的(当时他还不可能认识到那个社会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梁山泊菊花会上,当会上演唱宋江所作《满江红》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时,他第一个站出来喝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冷了弟兄们的心!”说出了当年去二龙山之前对宋江所说的截然相反的话,表示了反朝廷,反皇帝的决心,这是武松思想性格发展的最高点,至此完成了他由一个遵守封建法度、道德的义士向一个敢对封建社会造反,敢反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英雄战士的转变。
    对于武松上梁山泊后的情况没有足够的表现,使得这个人物的性格发展过程显得不够完整,这是个
美中不足的憾事。

    从义士到战士——浅析<水浒传>中武松性格的发展 谢谢朋友!

 

其它参赛文章链接:

 

 
 
 
 
 
 
 
 
 
 
 
 
 
 
 
 
top12
 
1
top13
13
top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