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银行应对政府项目贷款进行筛选

(2009-05-18 23:52:01)
标签:

财经

[世华财讯]郭田勇表示,目前银行放贷数量较大,且对于政府项目贷款“有求必应”,长期势必会产生还贷问题,因此银行应注意自身风险,以商业可持续性为标准对政府项目进行筛选。

    据了解,国内一季度新增贷款约4.58万亿元,其中3月份猛增1.89万亿。央行披露的数据显示,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一季度新增贷款分别同比多增3,779亿元、2,304亿元和1,895亿元。国有银行新增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的比重为50.5%,比2008年第四季度提高12.7个百分点。数据显示,一季度中长期贷款增加1.9万亿元,同比多增1.1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为40.7%,其中多为政府背景贷款。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向世华财讯表示,高额的政府项目贷款未来肯定对面临还贷问题。银行现在出于只要是政府项目贷款就“有求必应”的心态,如同当年给高校放贷一样,认为即便是形成不良贷款,国家也会进行核销,不会追究银行和相关负责人的责任。但是高校贷款后来出现了严重的坏账,而此次给政府项目贷款如果不加以控制和筛选,可能产生的坏账问题会更大。

    郭田勇还提到,之前在4月份召开的2009年金融专家年会上,有学者指出,现在银团贷款比例较高,说明银行对贷款风险比较重视。银团贷款又称为辛迪加贷款(Syndicated Loan),根据中国法律规定,银团贷款是指由两家或两家以上银行基于相同贷款条件,依据同一贷款协议,按约定时间和比例,通过代理行向借款人提供的本外币贷款或授信业务。银团贷款有利于帮助各个银行分散项目风险。

    但郭田勇认为,银团贷款比例提高并不能说明银行加大对风险控制的重视,有可能是地方政府的项目出来后,银行都去争贷款,地方政府采取的一种平衡贷款的措施。从银行方面来看,仍然是倾向于争夺政府项目贷款,因为政府项目贷款由财政收入作保障,现金流是源源不断的。但令人担忧的是,政府的财政收入不可能给所有的项目作担保,而且地方财政收入具有不确定性,一旦项目不能还款,首先遭受风险的就是银行。

    因此,郭田勇强调,银行对政府贷款的项目也一定要进行筛选,尽管目前扩大内需需要银行提高信贷额度,日前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又降低了资本金门槛,银行还是要多关注贷款项目的商业可持续性,降低可能发生的坏账。

    渣打银行中国研究部主管王志浩也表示,各级政府并不具备担保资格,这类地方政府控制下的基建公司承担的基建项目的最终还款,将由地方税收或土地出让收益来保证,鉴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居高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财政收入的不确定性,这部分贷款存在风险。他预计,鉴于银行强烈的信贷冲动和地方政府明显的融资意愿,5、6月份有必要加强信贷增长监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