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生态城之父”家做客

(2009-08-20 09:29:22)
标签:

生态

城市建设

杂谈

分类: 策划札记

    帕洛海墨已经七十多岁了,老先生在十几年前写了一本名为《欧洲的未来》的书(有中文译本出版),专门从能源利用、排放及水资源处理技术等方面探讨城市建设中的生态保护问题,并提出了“生态城”的概念。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家的许多设想和预言在欧美都得到了实现和印证,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因此被誉为“生态城之父”。近几年,他还频繁访问中国,为中国和新加坡政府合作的滨海新区的“中新生态城” ,还有天津东丽湖等项目做生态建设方面的顾问,因此也就和我们高策公司有一些业务方面的协作和交往。

    帕洛海墨先生曾经对中国记者说他有一个“生态城的中国梦”,我们想了解这个梦想与现实的距离有多远。而芬兰之行告诉我们的答案,技术手段和设备最不算问题,主要的距离是别人所拥有的天然的生态优势,更可怕的是他们在用“无为”的方式在减少对已有环境的破坏,而我们则在已经恶化的环境下继续“大有作为”地破坏,距离将会越来越大!

    芬兰人的这种“无为”,在后来我们去帕洛海墨先生家做客的时候,又有了更深的体会。老先生的家在赫尔辛基的郊外一个富裕阶层的居住区,芬兰著名的音乐家西贝柳斯的故居就在附近。房子是他爷爷留下来的,是紧靠着湖边、漆着浅黄色的木屋,在参天大树的掩盖下,三百多平米并不大,甚至是陈旧的,但却有几千平米的很大的花园。

 

在“生态城之父”家做客

在“生态城之父”家做客

 

    因为正逢暑期,这次工作营我们也都带着夫人和孩子,所以老爷子坚持还要我们在他那儿“家常便饭”,除了老夫人,还把儿子、女儿、外孙、外孙女叫来招呼我们一行十几个人。晚餐有他们芬兰著名的美味腌鲜马哈鱼和驯鹿肉,而让这些中国女眷们惊羡不已的是那些可口的蘑菇和樱桃,老夫人说就是他们家花园和周围林子里野生采摘的。

 

在“生态城之父”家做客

 

    老先生带我们参观了他在花园里建的一个百来平米的工作室,是完全建在草坪地下的,只是有一边的木框玻璃墙连着草坪斜坡用来采光和入口。他说从来就没有想过扩建或重新装修那在我们中国新富们看来可能略显狭小的房子。即使是通向湖边私家码头那有些陡的“梯子”,也是极简陋的木栏以及台阶,而所谓的“码头”就是自然草丛岸边的木桩上拴着两条他经常划出去钓鱼的小木船。

    饭后,老先生提议他和他那可爱的外孙女,我和我女儿在他们家花园的大草坪上进行一次“中芬足球赛”。他儿子(徒步横穿澳洲大陆的世界吉尼斯纪录创造者)找来四个尖头小木桩做“球门”,正要插在草坪上,被老爷子制止了,说放着就行了。

    芬兰人在生态生活建设上的“无为”有着先天的条件,他们国家70%的面积是森林。我们曾自豪当大唐盛世,文明发达的时候,欧洲人“还在深林里追野兽”。可当全世界先进的文明要回归自然,追求生态生活的时候,我们就处在了“劣势”。

    这虽然是巨大的距离,但好像还并不是最可怕的。技术也是可以学习和赶超的,而设备眼下更是可以通过花钱购买来弥补的。问题也许是我们现在仍然崇尚的大肆开发、堆砌豪装的建设和生活的“理念”。

    那场“足球赛”最后由我那十二岁的女儿“一蹴而就”奠定胜局。但是,在未来全球走向生态城市生活的文明竞赛中,我们,以及我们的下一代会率先进球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