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文说,遭人看低,乃是因为功力不足,使对方认为距离不大,只差一点,即可迎头赶上,是以不屑。
阅后莞尔。
这套理论同事实颇有出入。
随便举个例子:像我们这种特别歹毒,与众不同的人,甫入行,才写了三本书,就几乎没改个笔名叫赛金庸,量他也不过是一副脑袋两条手臂,均属灵长类动物,所差无几,大家一支笔,写写写,有什么不一样,有何距离可言?
一直要等写完第一百本之后,才明白了解到,一辈子无法达到人家那个境界,正如胡金铨形容黑泽明的功力:“拿机关枪指着我,给多我一百年,都拍不出那个水准。”
既有自知之明,心情非常平和。
有时老伴问:“这一篇算不算天马行空?”只答:“《鹿鼎记》是天马行空,这叫穷过瘾。”
坐穿梭机,飞三万光年追不上。
这段抽象的距离忽近忽远,视乎个人心态智慧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