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黎波:“读屏”是未来大趋势

(2014-07-30 17:45:48)
标签:

娱乐

黎波:“读屏”是未来大趋势


      他预言,未来五年,将是传统出版业非常关键的时期,不做相应调整和转型,基本上做为产业它就死了——
  黎波:“读屏”是未来大趋势

黎波:“读屏”是未来大趋势
                         “金黎组合”

    被誉为畅销书第一推手的“金黎组合”,从华艺到长江文艺,一直在做体制创新和市场创新的探索,并走在出版界前列。
    近日在接受“老杜名人工作室”独家专访时,黎波不仅畅谈了长江文艺旗下青年作家郭敬明从文学向电影的转型,也对出版业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发表了独到而专业的见解。他预言,未来五年,将是传统出版业非常关键的时期,不做相应调整和转型,基本上做为产业它就死了。
                                     人类会重返伊甸园吗
    老杜:大家都知道出版业目前的生存状态,书籍正渐渐被各种新媒体所取代,图书市场越来越萎缩,但会悲观到只有五年的寿命了吗?
    黎波
:你知道吗,现在学生暑假作业叫“作业包”,所有习题扫完下载后,多难的作业都能解出,把答案直接抄上就完事大吉了。本来我们想通过作业锻炼孩子掌握解题的方法,提高思考、思辨的能力,结果却适得其反。这未免令人担心:人类会重返伊甸园吗?亚当夏娃原本很纯洁,很傻,如果不被那条蛇诱惑吃下禁果,人类恐怕还处于蛮荒时代;但当高科技发展到今天这样日新月异的极致状态时,大家都想把真理搞明白,都想当上帝的话,反而会变傻。为什么?大家都想变聪明,就必须依赖电脑等工具,这时,工具变成了上帝,我们变成了猴子。
    老杜:也就是说,人类正在被工具和技术异化?
    黎波:可以这么说。所以我们不能做工具的奴隶,而要适应它,驾驭它。
                                   “小猫与鱼缸”图像的启示
    老杜:都说现在是一个“读图时代”,尤其是年轻人,主要阅读方式就是“读屏”——从手机到电脑、影视。
    黎波
:所以现在必须往这方面转。因为这些年,网络通过各种终端实现了屏幕化,屏幕本来是做信息传递的,但展示特性很棒,不仅可以读图,还可将视频、音频放上去,文字符号反而成为辅助工具。所有东西都可变成图像,告诉你这是一只小猫,小猫跑到鱼缸前,两眼紧盯着游动的鱼儿,于是孩子明白了“狩猎”的概念。所以未来的内容传输。肯定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漫糅合在一起的。这样的东西只能在屏幕上出现,在纸张上是呈现不出来的。到最后,纸媒做为文化传播和记载的功能便被弱化甚至取代了。
                                                图书寿命还有十年左右
    老杜:为什么年轻人对“读屏”这么入迷呢?
    黎波
:很简单,信息量大。现在00后、10后的孩子一定是看着屏幕长大的。我曾问过专家,“学富五车”是多少字?专家回答,当时五车的竹简相当于十至二十万字。现在一本书大约二三十万字,从网上下载相当于40k左右,你从微信上随便下载一个视频,一般都在6000k以上,哪个信息量大?当然是视频。信息量大的一定取代信息量小的。所以,未来的图书一定要往视频化、电子化方面转移。我们现在做的就是这方面的工作。我们一直想与一家科技公司合作,像微软那样做成开放平台,寻找新的盈利模式。
    老杜:那么在你看来,纸质图书还有多少年的寿命呢?
    黎波
:图书要被网络取代,我认为说得保守一点,十年左右。不仅是实体书店,电子书店现在也出现萎缩,导致书店只能搞多种经营才能维护生计,卖书只是一幌子了。最近几年感觉尤甚。所谓的“青春读者”已经不看书了,前几年是看郭敬明还是韩寒,现在变成是看书还是看屏幕了。如果现在还不玩命下功夫,只有等着关门大吉了。我们集团的董事长,原来不相信十年寿命说,现在变成能做成啥样就做啥样了,而把“宝”押在出卖影视剧版权上了。
                                电影要靠有影响力的小说
    老杜:看来,现在的影视导演越来越重视“一剧之本”了,张艺谋的电影多是根据小说改编的,郭敬明、韩寒本身就是从作家转型当导演的。你认为这一趋势说明了什么?
    黎波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最近麦家的一部小说,几家电影出品方竞价,最高卖到一千万。正常来说一个电影剧本的稿酬大约占到电影投资的15%左右,现在能卖到30%,即一个亿的投资,它要拿走三千万,有点近于疯狂了。为什么?好本子太稀缺了。中国是这样,美国也是这样。一部《变形金刚》已拍到第四部,再不行,把《钢铁侠》《美国队长》《蝙蝠侠》凑到一起,弄出个《复仇者联盟》。不是翻拍就是续集,说明他们也没有新故事。尽管如此也只有几部大片能占领影市挣大钱,其他电影根本排不出场次,这个产业还怎么做?所以我跟很多影视圈朋友聊,如按这种趋势发展下去,电影也还只有五年时间。电影要靠有影响力的小说,出品方要花大价钱买好本子,花大价钱请好演员,再花大价钱置景、做后期、搞宣传,电影的成本就上去了。电影造价高了,必然要转嫁到观众头上,一张电影票80元,三口人看电影就要花240元,一二线城市的观众还消费得起,三四线城市和广大农村,可能就不去电影院了。随着2015年底前实现一二线城市网络入户达100兆,三线城市和农村入户达20兆以上,观众完全可以足不出户,就能下载电影、观看影碟了。到那时,你还会去电影院吗?其实在网络时代,电影所受的冲击最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