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潇:人间烟火“话题”多

(2014-03-14 09:00:22)

李潇:人间烟火“话题”多

    从《大女当嫁》到《大丈夫》,她写的每部电视剧都很接“地气”,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李潇:人间烟火“话题”多

李潇:人间烟火“话题”多


李潇:人间烟火“话题”多


   她是一位80后的山东女孩,一米七八的个子,长发披肩,豪爽大气;提起她写过的电视剧本,亦是令人心存敬畏——无论是描写父女关系的《搭错车》,表现婆媳关系的《麻辣婆媳》《当婆婆遇上妈》,关注“剩女”“剩男”现象的《大女当嫁》《大男当婚》,还是近期火爆荧屏的“老少恋”题材的《大丈夫》,不仅接“地气”、“烟火”味浓,而且挖掘出当代社会的一些热点话题,引发了观众的热议和思考。
  这位名叫李潇的当红女编剧,从2004年中央戏剧学院毕业至今不过十年时间,便创作出如此之多并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的电视剧作品,究竟是何原因?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李潇坦承,写剧本与当演员有某些相通之处,一是天赋占很大成分,都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工种,对生活天生敏感;二是接“地气”,不断地观察体验生活,从中发现和挖掘有价值的东西:“我不相信一个编剧整天开着宝马奔驰招摇过市,能写出一个家庭主妇在菜市场与小贩讨价还价的生动场景。”所以,菜市场、公交车、地铁等是她经常光顾的场所,她从这里获得了创作的灵感,也找到了急欲表达的“话题”。
                 我是踩着“巨人”肩膀成长的

李潇:人间烟火“话题”多 李潇:人间烟火“话题”多

李潇:人间烟火“话题”多

  记者:这次《大丈夫》热播才知道,原来以前看过的不少热播剧都是你编剧的,你是怎样走上编剧之路的,第一部戏是什么?
  李潇:我在中戏学的是影视导演,而不是戏文系。我完整系统的写作训练,更多地是在实战中打磨完成的。现在回过头来看我的作品,越往前越稚嫩(笑):比如我的第一部戏《搭错车》不如《大女当嫁》成熟;《大女当嫁》又不如《大丈夫》成熟……如果说,《搭错车》有一定影响,主要得益于导演高希希和主演李雪健。那时我还不太会写剧本,生活经验也不多,是李雪健在现场跟我说戏,给了我很多指导和启发。
  记者:记得有一部台湾电影《搭错车》,其中的插曲《酒干倘卖无》曾在大陆风行一时。是受它启发而创作的吗?
  李潇:《搭错车》主要是写父女感情,与我自己的生活经验有关。之前,我父亲生了一场病,在医院陪护他的过程中,对父女之情有了一些切身体验,于是将其“移情”到《搭错车》中。当时,著名影视策划人李晓明(《过把瘾》《北京人在纽约》等剧的策划)帮我搭了一个还算详细的故事框架,拍摄中又得到李雪健老师的指导,所以说,我是踩着巨人的肩膀成长起来的(笑)!
  记者:我还是有些好奇,你这么年轻,涉世不深,怎么会写出这么多富有人生况味、又能触发观众热议的作品,如《大女当嫁》这样关注“剩女”问题的话题剧?
  李潇:当时“剩女”的话题,还不像现在炒得这么热,问题也不像现在这么多,包括80后的压力呀,逼婚呀等等。当时市场上没人做,我就想把这个问题说一说,于是写出了《大女当嫁》,这可能是第一部以“剩女”为题材的电视剧。这个戏在结构上也挺冒险的,因为观众喜欢接受故事情节连贯的、有唯一男女主角的电视剧,而《大女当嫁》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变成了一女对N男,情节阶段性发展,五集一个故事,直接挑战了观众的传统收视习惯。
  记者:看来,你喜欢接受挑战?
  李潇:我个人是不太喜欢挑战的(笑),尤其是挑战高峰,太高山仰止了,可能做不到。但我不喜欢写别人写过的东西、用别人用过的桥段。我每写一个本子,都想开拓他人没有开拓过的领域。《大丈夫》也是。
                      感情世界里最重要的是“合适”

李潇:人间烟火“话题”多

  记者:《大丈夫》是怎么想到“老少恋”“姐弟恋”这些“非典型”婚姻关系的?据说你不同意有人批评《大丈夫》有违“三观”,认为与当下社会流行的拜金主义等世俗观念不同,顾晓珺与欧阳剑的关系才是真正的爱情关系。你觉得它们有普遍意义并能引起观众共鸣吗?
  李潇:当初我写《大丈夫》是冒着一定风险的,但既然选择了这个题材,就要承担它所带来的正、负两方面的效应。对“老少恋”,我觉得一些观众在理解上是有偏见的:一看王志文和李小冉年龄和形象有反差,就骂我们“三观不正”,“鼓励小三上位”“鼓励女孩子泡老男人”,话说得很难听。其实我们这个剧里没有任何违背主流价值观的东西,“老少恋”本身也非道德问题,只是个人选择问题。在历史的长河中,“老少恋”从古至今一直存在。孔子的父母就是“老少恋”。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这个问题越来越开放,宽容度也越来越大了。我身边就有不少“老少恋”的成功案例(笑),男性一般都是知识分子,成熟,有才华,聪明,睿智,很容易受年轻女孩欣赏;二人结合的前题,也不是世俗的金钱、物质,而是彼此吸引,情投意合,我的一颦一笑,你看一眼就知道为什么,这种理解和默契,是年轻男孩不能带给你的。
  记者:但你写的爱情也不是专一的,欧阳剑也好,顾晓珺也好,都有过婚史或恋爱史,而且顾晓珺与欧阳剑婚后遇到前男友陈放时,似乎也有过动摇,为什么会这样?
  李潇:说实话,一个女孩初恋就是老夫少妻,我也不赞成,因为太不成熟。顾晓珺这个人物,可以说阅人无数,不乏追求者;她最后选择老教授不是因为别的原因,而是因为“合适”,这正是我想要表达的东西——在感情的世界里,什么主观条件、客观条件都不重要,唯一重要的就是“合适”。至于顾晓珺的“动摇”,我认为正如男人心目中总有一个理想化的情人一样,女人的心目中也有一个白马王子,加引号的(笑),你跟他好,愿意为他放弃一切;可是对他来说,你只是他的一个筹码、一个战利品而已。每个人的人生中,可能都有一段不太完满的感情、爱情,只有接受新的感情时才会更加成熟和理智。
                         菜市场公交车里接“地气”

李潇:人间烟火“话题”多

李潇:人间烟火“话题”多

  记者:听说你为了为了使自己的作品更有“烟火气”,经常去逛菜市场,听大妈与小贩讨价还价;还曾为了偷听两个女孩“八卦”自己的家事,从公交车一直尾随到地铁……是否可以说,你电视剧中的人物,多是发生在你身边或有生活“原型”的?
  李潇:如果写我身边的人,一个是不太地道,容易暴露身边人的隐私,被人“对号入座”(笑);另一个是容易才思枯竭,下一部没的可写了。所以,我写本子之前,一般是先开策划会,让与会者畅所欲言,讲述他们身边的故事给我听,然后进行吸收和提炼。我还会主动深入生活、接接“地气”,比如逛逛菜市场,买买菜,坐坐公交车,感受一下上班族的辛苦。如果要写一个奢侈品店的女老板,就去金店找女老板搭讪、聊天……这次写欧阳剑,就搜集了一些大学教授的相关资料,把几个人物捏合起来。但在我印象中,与欧阳剑气质最“贴”的就是王志文。他身上有一种书卷气,又有一种“雅痞”气,两种气质糅合得十分自然、得体。
  记者:你觉得对一个编剧来说,需要具有怎样的基本素质?
  李潇:我觉得写剧本与当演员有相通的地方,就是天赋占有很大成分,都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工种(笑),都是对生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敏感。这敏感,放在普通人身上可能是个负担,会活得很累、很痛苦——别人一个眼神,就会琢磨半天,别人的一句话,就会翻来复去地想;而放在编剧身上就是一种优势,可以把故事写得更生动更细腻。其次,写这种情感剧、生活剧,要不停地补充自己的生活积累,我不相信一个编剧整天开着宝马奔驰招摇过市,能写出菜市场里一个家庭主妇与商贩为了几根大葱两三毛钱而讨价还价的情景(笑)!
                      夫妻搭档,一年“磨”一戏

李潇:人间烟火“话题”多


李潇:人间烟火“话题”多


  记者:一个编剧,只有不断接受新东西、新观念,才能不掏空自己。你是怎样为自己积累这些东西的?
  李潇:我的积累还远远不够。我相信老天爷给了你一点天赋之后,离你完成作品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有些台词,观众觉得挺精彩,挺幽默,却不知我们可能要花上好几天、甚至好几个月才想出来。生活中一般人还真不是都能说出这样的话。与同行相比,我们写得很慢,一年多才写一部,慢慢磨,逼自己,不满意的作品不会交出去。
  记者:你说“我们”,你还有合作者吗?
  李潇:是呀,我与老公一起写。他叫于淼,写剧本是半路出家。去年播出的《火线三兄弟》,就是他写的。《大丈夫》是我俩第一次合作。我俩相当于一个人(笑)。因为当代戏说白了,就是男人与女人的战争。我俩合作,既有男性的视角,又有女性的视角,正好可以取长补短。
  记者:据说你平时最爱看美剧和韩剧,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发和思考?你认为与它们相比,我们在观念、选材和手段上还有哪些差距?
  李潇:我主要看美剧。韩剧我嫌节奏太慢,而且含金量很低,是披着一件非常华丽的外衣,讲述一个相对简单的故事(笑)。而美剧从故事到制作,从软件到硬件都很强势,可借鉴的东西很多,比如题材的多元化,讲故事的方式和拍摄技术等。
  记者:你的下一部戏拍什么,能透露一下吗?
  李潇:过一段时间可能要播一部《我爱男闺蜜》,黄磊和陈数主演的,写的是有文化有修养的白领生活,现已杀青,正在做后期。
  记者:做为一个处于创作巅峰期的编剧,你怎样处理事业与生活的关系?
  李潇: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写累了,就出去逛街,看电影,旅游;或者在家里看书,观赏影碟,别人看是消遣,我们看是工作和学习(笑)。任何人都有创作的巅峰期、平缓期,每口井都有枯竭的时候,这是自然规律,谁也逃脱不掉的(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