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本山:手执导筒也出彩

(2008-03-07 09:31:11)
标签:

杂谈

    从央视春晚到刘老根大舞台,从创办艺术学校到执导电视剧,赵本山成功打造出一条文化产业链。这位从未上过电影学院的笑星,能执导出像《乡村爱情2》这样的热播电视剧,绝不是偶然的。《乡村爱情2》如一颗橄榄,含在口中慢慢咀嚼方解其中味道;又似一粒开心果,风趣幽默的人物故事令人忍俊不禁……
     赵本山:手执导筒也出彩
                          杜仲华
    在央视鼠年春晚上又“火”了一把的赵本山,放下“奥运火炬”便到辽宁省开原市一个山清水秀的屯子里,开展了一场热热闹闹的“爱情赛跑”。这部大年初三在央视一套开播的轻喜剧《乡村爱情2》,开播十余集便创下平均收视率7%的佳绩,超过了央视开年大戏《闯关东》。
    有人说,《乡村爱情2》故事结构松散,一些角色性格变化太大,整体水平不如第一部。其实,《乡村爱情2》像一颗橄榄,需含在口中慢慢咀嚼方解其中味道;又似一粒开心果,风趣幽默的人物故事令人忍俊不禁……总之,对一部作品的评价不能主观武断,而应客观分析。
      一方水土一方人  赵氏幽默应运生

    从央视春晚到刘老根大舞台,从创办艺术学校到执导电视剧,赵本山凭借他的名人效应和文化资源,已成功打造出一条文化产业链。这位从未上过电影学院的笑星,能执导出像《乡村爱情2》这样的热播电视剧,在荧屏上吹起一股强劲的“东北风”,绝不是偶然的。
    首先,赵本山从艺二十余载,始终扎根于养育了他的那片黑土地,从中汲取创作素材,触发创作灵感。无论是“黑土”、“白云”这对小品舞台上的老夫老妻,还是那顶戴了十几年也舍不得摘的破帽子;无论是《红高粱模特队》对“劳动创造美”的诙谐诠释,还是在《刘老根》、《马大帅》、《乡村爱情》中对新农村生活的赞美,无不倾注着赵本山对东北农村生活的深厚感情和表现欲望。正如赵本山在《乡村爱情2》片头曲中所唱的那样“我的老家就在这个屯,我是屯里土生土长的人儿……”
    其次,赵本山在喜剧小品中吸取了东北民间艺术“二人转”的丰富营养,又将“二人转”艺术有机植入喜剧小品,使两种艺术形式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刮起了小品艺术的“东北风”。“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从这句俗话中便可看出东北(尤其农村)人对“二人转”的酷爱。本身就是“二人转”演员的赵本山,成名后大力弘扬“绿色二人转”,摒弃其中的低俗和色情成分,使之登上大雅之堂。
    第三,赵本山又将小品和“二人转”引入电视剧创作中,不仅大量起用“二人转”演员担纲主演,而且将小品和“二人转”的风格、手法运用到影视表演中,既丰富了影视艺术的表现力,又强化了作品的地域特色。
    小品+“二人转”+电视剧,不同艺术形式的相互吸收和交融,构成了今日雄踞文艺舞台的“赵氏幽默”,这是一个具有巨大诱惑力的文化品牌,足以吊起千百万观众的胃口。因此,无论《乡村爱情2》拍得如何,都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和热议的话题。
        人物个个都鲜活  呼之欲出有色彩

    赵本山说过,一个好演员,能让观众记住你的模样(哪怕恨你),就是成功了。
    《乡村爱情2》便具有这种特点:人物个个鲜活,呼之欲出,色彩斑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是由于剧本作者张继有雄厚的东北农村生活积累,熟悉和了解农民的思想观念、生活习俗和喜怒哀乐。据赵本山讲,很多搞笑的东西轻易逗不笑他,但读了《乡村爱情2》的剧本,他却哈哈笑出声来。好剧本加上导演的二度创作,人物自然会个个出彩儿。
    在《乡村爱情2》中,最出彩儿也最令人期待的是赵本山、范伟所饰演的王大拿、王木生父子。两人从第一部戏中便已开始的“内战”,此时并未停歇,但比第一部添加了一些理解和温情。且不论范伟的王木生被变成“大舌头”,动辄照镜子、练口齿的习惯动作如何幽默、好笑,就是他磕磕巴巴冷嘲热讽老爹暗恋谢大脚的那些刻薄的“新词儿”和胡诌的几首歪诗,也像小品一般令人喷饭。如果再有那位口不离“必须的”刘大脑袋夹在当中,成为王木生的“出气筒”,就更有好戏可看了。在这些对手戏中,三位小品相声演员身上的喜剧细胞可谓异常活跃,喜剧效果被渲染得淋漓尽致。
    另一位特别出彩儿的人物是刘能。此人不但一贯油嘴滑舌、贪小便宜,而且经常怂恿女儿到婆家争“地位”。女儿与女婿翻脸后回娘家,他不但不恼还幸灾乐祸:“战争终于打响了。”;女婿屈服了他则洋洋自得:“闹一闹就有效果。”他不会开车竟负气驾驶险酿大祸;争上村主任后急火攻心又哭又笑,被人抽了一个大嘴巴才清醒过来……编导通过这些极富戏剧性和典型化的情节,刻画了一个封建小农意识浓厚、又官迷心窍的农民形象,真是活灵活现,入木三分。
    作为刘能矛盾对立面的赵四,也是个色彩人物。此人因长相“石可碜”、嘴角抽搐等生理缺陷而备受非议,有“丑化”农民之嫌。影视是视觉艺术,在选择演员时当然要考虑人物外部形象不佳给观众视觉上的刺激;但换个角度来说,赵四的“丑”也是一种色彩、一种笑料,使人印象深刻。
    还有“小沈阳”饰演的王天来,身为医生却疑神疑鬼,女里女气却拈花惹草,尴尬人偏遇尴尬事,没有了舞台表演的夸张、搞笑,拿捏得不温不火,恰到好处。
    在女主角中,最出彩儿的是于月仙饰演的谢大脚。有观众批评她“由泼辣变泼妇”,表演把握失度,不合常理,故不如第一部中可爱。但这并非演员之错,而是编导的有意安排———谢大脚用鞋子打跑前来考察投资环境的王大拿;与刘大脑袋迫于无奈的“柜中缘”以及为消除误会而哭求长贵等情节,对营造戏剧冲突和喜剧效果,凸显人物泼辣率真、敢爱敢恨的个性特征,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笔。
      情节“形散神不散”美中不足是结局

    与《刘老根》、《马大帅》不同,《乡村爱情2》讲述的是多对乡村男女的爱情故事,没有一条情节主线(如有,也只是“招商引资”)。王长贵与谢大脚、谢永强与王小蒙、赵玉田和刘英、香秀和大国、刘一水和谢小梅,再加上单相思的王天来和王大拿、王木生父子,复杂的人物关系纠结在一起,不能采取线形方式推动情节发展,而只能采取“散点式”结构。
    有趣的是,这个表面看来家长里短、絮絮叨叨的爱情轻喜剧,只要你耐心看下去,不仅没有节奏缓慢、情节拖沓之感 ,反而会被剧中那些妙趣横生的故事情节和人物之间的打架、抬扛、逗闷子、说车轱辘话逗得忍俊不禁,暗自叫绝。“形散神不散”,观赏《乡村爱情2》的过程比期待它的结果更有味道,也更耐琢磨。
    美中不足的是结尾。在一对对恋人“好事多磨”之后,忽然一夜之间,云开雾散,所有矛盾均已化解,所有问题不复存在,仓仓促促来个集体婚礼、大团圆,以王木生的一首拙劣小诗“小河流水哗啦啦,长贵我婶戴红花,爸爸你也争口气,明年为我娶个妈”作结,未免显得简单突兀,缺乏必要的过程交代和情节铺垫。
       地域特色颇浓郁  方言俚语有味道

    浓郁的地域特色,生活化的人物对白,也是《乡村爱情2》好看、耐看的原因。
    《乡村爱情2》为我们徐徐展开了一幅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乡土风情画:起伏的山峦、奔涌的溪流、轻巧的木桥和暮霭中涉水的牛群,充满生机和活力。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过着传统的田园生活———农家小院、土灶台、热炕头和小饭桌,黄昏时,一家人围坐桌前,嚼着大葱蘸酱和黄澄澄的老玉米,虽是粗茶淡饭却也其乐融融。与此同时,现代文明的曙光也照进山村———豆制品车间、科学化管理的果园和塑料大棚里的花圃,以及走进寻常百姓家的手机电脑,在此背景下展开着传统与现代两种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博弈。
    在人物语言方面,每个角色说的都是纯正的东北方言和大白话,像磨叽、唠嗑、叽咕、得瑟、屁磕、石可碜、那疙瘩、滚犊子等使用频率较高的方言俚语,土得掉渣又味道醇厚,反映着一种生活的原生态,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在艺术创作多元化的今天,反映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电视剧日益受到观众喜爱。从《金婚》到《乡村爱情2》,都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