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茨的施瓦辛格
抵达格拉茨的当晚,在下榻的酒店得到一份印刷精美的德文资料,详细介绍了这座幽雅古朴风光宜人的小城的历史文化社会风情。其中一页上,赫然印着好莱坞大牌明星、“硬汉”施瓦辛格的大幅照片。因不识德文,便在心中留下一个悬念:曾在进口大片《真实的谎言》中,驾驶鹞式飞机在迈阿密的摩天大楼间与恐怖分子巧妙周旋、豪气冲天的施瓦辛格,究竟与格拉茨有何干系?
翌日晨,在乘车前往阿尔卑斯山“施瓦辛格”滑雪场途中,“谜底”才被揭开。原来,施瓦辛格竟是土生土长的格拉茨人!当年,施瓦辛格便从这儿启程,前往美利坚“淘金”。起初,他在餐馆里刷盘子,卖苦力,与其他初到美国的移民一样,为生计而奔波劳碌。所幸的是,他有一身健美运动员粗壮结实的腱子肉,一个偶然的机会被人发现,推荐到好莱坞拍片,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成为国际驰名的动作片巨星。
可贵的是,大名鼎鼎的施瓦辛格从未忘记养育了他的在世界上并不出名的小小的格拉茨。
不久前,他刚刚度过自己50岁生日。他选择这一天,不在好莱坞,不在巴黎,不在任何一个他喜欢的国际大都市,而在自己的家乡格拉茨,举办他的最新影片的首映式。首映式上,他发出诙谐而豪壮的感叹:“唉,我都50岁了,我好痛苦———人生的三分之一过去了!”言外之意,他要活到150岁!
施瓦辛格每年都要回来,在他捐资兴建的“施瓦辛格”滑雪场,专门为残障人举办滑雪运动会。在格拉茨市区,还有一座由他捐赠、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体育馆……
在向中国记者介绍施瓦辛格的这些事迹时,我发觉那位奥地利女导游的神态和语调中,充满骄傲与自豪。一路上,她通过中文翻译,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格拉茨和其所在的施泰尔马克省,是如何出类拔萃,仿佛世上没有哪个地方可与之相媲美。
譬如,仅有25万人口的格拉茨,是著名的音乐城、文化城和大学城,诞生过6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的格拉茨,曾多次英勇抵御奥斯曼帝国的入侵,拥有一座遐迩闻名的兵器博物馆,内中陈列着冷兵器时代的数千件铠甲、头盔、长矛和盾牌,虽经岁月磨砺,仍无丝毫锈蚀;
施泰尔马克省森林覆盖面积达45%,被誉为奥地利“绿色的心”,而格拉茨的夏天更苍翠欲滴,如诗如画;
景美,人更美,当年拿破仑打到格拉茨时,曾发出惊叹:格拉茨的女人好漂亮!
格拉茨人甚至不买“老大哥”维也纳的账:倘若大家都在步行上山,而一个维也纳人却开车上山,格拉茨人便会取笑道:“瞧,这个维也纳人不会走路!”
格拉茨人心最好,对客人也最热情。中央民族乐团在维也纳和格拉茨各演出一场,格拉茨的女导游坚持说:格拉茨的观众比维也纳人热情,他们在演出最精彩时用脚踢了地板———这是对表演者的最高褒奖。当我们证实,维也纳人也踢了地板时,女导游却振振有词:“他们有150万人,我们才25万人,这样一比,还是我们更热情!”
聊得最热闹时,一直缄默不语的司机冷不丁开了腔:“你很走运,这车上没有维也纳人,否则,你早死掉了!”逗得女导游和满车的人捧腹大笑,几欲震裂了车窗玻璃。
生性乐观,幽默,对自己的故土充满自豪与自信,即使走到天涯海角,也不忘回报其养育之恩,这便是格拉茨的施瓦辛格和讲述施瓦辛格故事的格拉茨导游留给我们的不可磨灭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