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宜养胃

标签:
小寒养生养脾胃暖气病 |
分类: 健身养性 |
今天是小寒,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也就是说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一个月之内,是一年当中最冷的天气了。小寒正处在三九隆冬,中医认为“寒性凝滞,寒性收引”,因此这个时候正是关节痛、颈椎病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所以这个时候要注重保养胃。
寒冷季节,养胃是关键
过去到了这个季节,自然界天寒地冻,尽管现在也是一样,不过我们有了各种取暖措施,在饮食上更是琳琅满目,各种温补食物使劲补,这样虽然满足口欲了,却把我们的脾胃累坏了。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是我们身体吸收营养的来源,如果脾胃“病”了,自然对营养的吸收也就少了,人也就容易生病。我们都知道,冬天是收藏的季节,也是积蓄力量以待“荫发”的季节,这时候人体的阳气是内敛的,胃的阳能自然也属于内敛状态,如果这个时候大量地进补,很容易加重脾胃的负担,因此在冬天,保养脾胃很关键。
那么我们如何保养自己的脾胃呢?首先是吃软不吃硬,有胃病的人都知道,当胃不舒服时,如果吃了些硬菜,像大鱼大肉之类的,就会感觉到不舒服,原因很简单,当脾胃虚弱时,脾的运化职能失常,对于大鱼大肉的消化不是很好。因此这个时候最好多吃点粥、牛奶、面条等容易消化的食物。在民间,小寒时就已经开始吃粥,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最有讲究的习俗,它也是在小寒中。
除了腊八粥,还推荐一个特别适合小寒节气吃的红枣桂花糯米饭,做法也很简单,先把红枣去核煮熟,糯米洗净后先浸泡半个小时,然后把糯米连同桂花糖搅拌均匀煮成米饭,在八成熟的时候加入红枣,当然也可以加入有补血功能的葡萄干或者有温肾壮阳效果的核桃仁。
对于胃不好的人,尽量少吃生冷辛辣的食物,冬天寒冷,而一些生冷的食物寒性就更大了,像冬天喝冰啤酒,很容易让这些寒气在体内形成湿邪,从而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但如果不吃生冷的东西,过多地吃火锅、烤羊肉串这些辛辣的食物,也会伤脾胃的,因为辛辣的食物“火气”太大了,很容易伤胃阴。
另外要想养胃,饮食规律也非常重要。如果身体饥饿时,脾胃却在“睡觉”,不给它吃的,身体自然也就会“不高兴”,到时候,其他脏器也会罢工;而当身体不饿时,脾胃却在大量吸收营养,可别的脏器却不接受,那么脾胃自然也就会因为劳累而“病了”。所以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素食为主,荤素搭配是养脾胃的重要原则。
寒风来临应对风湿病
如果问什么人最不愿意过冬天,相信风湿病患者肯定居于榜首,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很简单,一到冬天,尤其是最冷的三九天,他们的风湿病就很容易再犯过是加重。俗话说,内因决定外因,任何事物都可能是因为内部出现问题,才让“敌人”有懈可击的,风湿病也是如此。当人体虚弱,气血不足,或过度劳累,肌肤毛孔松于“防守”,让外邪悄悄渗入经络、肌肉、关节当中,致使气血凝滞、阻塞不通,不通则痛,从而出现关节疼痛、局部肿胀、弯曲不利,甚至关节畸形等病症。
至于外因则多与气候条件、生活环境有关,主要是风、寒、湿邪气的侵犯。由于这个节气又冷又有寒风,所以风湿病很容易卷土重来,如果不加以注意的话,很可能会加重病情。要尽量避开风、寒、湿,注意保暖。在最冷的小寒节气,每天晚上煮点冬季风湿粥,可以给自己的正气添点援兵,减少风湿的折磨。
做法也很简单,桂枝10克,大米100克,葱白2根,生姜切3片。桂枝洗干净之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浸泡10分钟左右,再小煎取汁,把大米放入煎好的桂枝水中煮,当粥熟时,把洗好的葱白和姜片放入锅中,再煮两开即可,连续食用3-5次即可。需要注意的是,这个粥一定要趁热吃,否则效果就不太明显了。
远离暖气病,暖出好身体
这个季节,很多人,尤其是北方人,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在有暖气的屋子里待着,把寒冷关在门外。其实整天在有暖气的屋子里待着也并非健康之举。因为长时间待在有暖气的屋子里,很可能会头晕目眩,四肢无力,焦躁不安,皮肤发紧,胸烦闷,其实这些都是让暖气给热出来的“暖气病”。
中医认为“人法自然,人顺四时”,也就是说人要顺应自然的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这个规律来养生,才会减少疾病。冬天的时候,人的阳气是闭藏的,而如果屋子过于暖和,那么本来是内藏的阳气就会向外耗散,阳气受损了,自然也就容易出现头晕目眩、四肢无力的情况了。
面对暖气病,我们应该注意点什么呢?
最重要的是室内通风,每天早上和晚上开窗通风,因为暖气已经让屋子里没有了冬天的痕迹,经常通风,让身体与自然保持相同的节奏,这样可以在维持屋子暖和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接近天人合一,让身体的阳气趋于闭藏的状态。
此外,屋子的温度最好不要太高,保持在20度左右即可。因为一直在比较暖和的屋子里待着,人的毛孔是开着的,当走到比较冷的外面时,人是很容易感冒的。
对于暖气病来说,保持室内的湿度也很重要。因为屋子里的温度高,如同人为地把冬天的环境变成了秋天的环境,燥气比较大,这个时候人很容易出现秋燥的情况,像烦躁不安、皮肤发紧等,所以这个时候在屋子里经常撒些水或放盆水,也可以养些多肉、吊兰、发财树这些绿色的植物,值得注意的是,植物也不宜太多,一个房间一两盆就可以了,要经常给它们浇水。
也有人常常用加湿器来增加房间的湿度,觉得加湿器比较方便,可是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还是少用好。原因很简单,虽然加湿器能给空气中提供大量的水分,但是却比较机械化,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如果用加湿器1小时空气中的湿度就已经符合了人的需求,还继续加湿的话,空气中的湿度就会过大,一些湿气自然也就会被身体吸收成为湿,如果体内湿过多,很可以会形成痰湿,影响脾胃,而在屋子中放盆水放盆植物就不同了,它可以根据干燥的程度自发决定放出多少水汽来,对人体的影响不大,因此,如果可以不用加湿器,最好不用,即便用,也要注意不要一直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