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宜吃豆制品的12类人

标签:
豆制品营养不适合人群健康 |
分类: 荻花收藏 |
不宜吃豆制品的12类人
作者:郝爱勇
豆类食物含有人体所有的必需氨基酸,它的蛋白质含量特别高,高达35%,是瘦肉的2倍、鸡蛋的3倍、牛奶的12倍,所以号称是植物肉;含铁量也很高,对于缺铁性贫血特别有利,含磷量高,含亚油酸多,对于婴幼儿的大脑发育非常有利;豆类也含有很高的大豆异黄酮,可以发挥植物雌激素的功能,代替雌激素的微量补充等等。
豆类食物虽然营养丰富,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享受,有12类人要尽量少吃或不吃豆制品,否则轻则不利于健康,重则危及生命。
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先天性氨基酸代谢异常疾病。苯丙酮尿症患者的肝脏内缺少苯丙氨酸羟化酶,所以不能使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而造成苯丙氨酸在体内的堆积,从而引起神经系统损害,造成智能障碍。对这类患者不能进行母乳喂养,也不能牛奶喂养或奶粉喂养,只能进食含苯丙氨酸很低的特殊代乳品;对他们来说,母乳和粮食都可能成为损害大脑、让智力发育迟滞的“毒药”。他们终生都必须控制天然蛋白质的摄入,而富含蛋白质的豆类自然是他们的禁品。
豆类食品虽然对女性是既营养又养颜的食品,但是孕妈妈5~12周胎儿性腺发育的关键键期,尤其是在受精后40~62天,一定要少吃豆类,因为豆类食品中含有较多的植物雌激素,雌激素对抗雄激素,对于男胎就容易形成尿道下裂和小阴茎、小睾丸畸形,对于女胎,将为女性成年后的乳房、子宫和子宫颈疾病埋下伏笔。
青春期的男孩子也要避免过量食用豆类。因为大豆异黄酮这种植物雌性激素,适量补充,能防止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和前列腺疾病,但对青春发育期的男孩子来说,经常大量食用或摄入过量,会使第二性征的发育受到影响,使其外观不太阳刚甚至呈现女性化倾向,还会引起精子质量下降,导致日后生育机能发生较为低下。
豆类食物由于含有丰富的异黄酮,若摄入过多,由于体内的雄激素与雌激素的拮抗作用,自然会影响到男性体内雄性激素的水平,会对精子的生成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会导致男性少精弱精,而且,我国学者也研究发现,常吃大豆制品的男性,发生勃起功能障碍的机率是不常吃者的3.46倍,所以,爱吃豆腐等大豆制品的男性要当心了。适量的吃可以,不能过量。所谓的“适量”,是指一周吃3次以下,每次100克以内,也就是每次二两以内。
9. 有乳房疾病的女性
如果女性存在乳房胀痛、乳房腺增生、乳腺癌等乳房疾病,也一定要少吃豆制品。虽然有所谓专家说大豆异黄酮可以预防乳腺癌,但这都是假说,实际上,这些乳房疾病都是与高雌激素有关,如果摄入过多的豆类,只会导致体内的雌激素水平更高,从而加重这些乳房病症。
有急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也不要食用豆制品,以免得刺激胃酸分泌和引起胃肠胀气。豆类所含的低聚糖如水苏糖和棉子糖,虽然不能被消化酶分解而消化吸收,但可被肠道细菌发酵,能分解产生一些小分子的气体,进而引起嗝气、肠鸣、腹胀、腹痛等症状。在腹部手术后也应避免胃肠产气的食物,豆类产气较多,所以豆类食物一定要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