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十分害怕医生,害怕打针,甚至等我懂事以后,扎预防针我都会逃掉,曾经有一次我脚部感染需要要扎针,护士刚把针拿出来我就手脚冰凉地晕过去了。长大后我知道通过运动能减少生病的几率,只要坚持运动我就不用挨针了。另外在我的一生当中,一直就知道肥胖能给人带来许多麻烦,尽管公公一再跟我说,就是死了躺在那里,也是胖人好看,瘦人看上去没有什么好的,但我不信。我一直就坚持运动,坚信运动会使人健康,运动会让人看上去轻盈、有活力而又不发胖,我说只要还能动弹,我就会坚持运动,我要永远给人一个年轻的背影。
我试过多种健身运动,早年的时候,我严格按照规定行事,每周去女子健身俱乐部4次,不管自己再累再忙,决不给运动的时间打折。我有时跳高强度的健美操、有时在跑步机上跑步,有时练各种器械,还有瑜伽、游泳......那时候我要上班、照顾二宝、照顾家,通常都很疲劳,经常在累得筋疲力尽的时候去做运动。每次挤出时间去做运动不容易,所以我非常珍惜运动的时间,一点也不偷懒,尽力按教练的要求去做。运动之后出透汗,洗完澡后会感觉身体非常轻松,似乎疲劳的感觉也没有了,那时候我认为运动是可以消除疲劳的。
在这样运动了近十年的时候查出自己患了乳癌。周围的朋友,包括二宝她爸都说我坚持运动的观点错了,说生命在于静止,而不是生命在于运动。其实我自己也感到十分的奇怪,如果按那些健身运动的理论来说,我每周有固定的运动时间,身体一直也特别好,怎么还会受刀剪之痛呢?
在那之后我十分关注一些相关健身运动的说法,原来人不管处在什么状态,只要坚持40分钟以上自己喜欢的运动,体内就会产生一种酶,让人感觉轻松、舒适,而这种感觉会掩盖运动者本身的疲劳和运动产生的疲劳,久而久之,这样的运动不但没有让人受益,反而会带来伤害。
前几天朋友华曾跟我说五一期间她一直发低烧,一开始她并不知道,只以为自己有些累了,更奇怪的是她每天健步走之后,就感到舒服了,用她的话说好象是过了一个坎,一切就好了。可第二天更难受,后来才知道自己是发烧了。她说这件事情的时候我想起了今天的话题,我跟她说以后一定要注意,过度疲劳或是身体不适的时候都不要运动,因为运动后的兴奋会掩盖身体的一些问题。
我们很小就被教育,锻炼要持之以恒。所以,以前自己也盲目的认为,一旦开始运动,就必须坚持下去。但按照最新的运动科学理论,运动并不需要勉强,如果自己身体处于疲劳状态,绝对不要进行健身运动。一般来说,采取运动健身的人,即使是身体处在最佳状态,只要达到下面三个基本指标就可以了:每次运动持续时间40分钟;心率110-120次/分钟;频率每周3-4次。也就是说,一周运动3—4次就行了,因为是以健身为目的运动,所以一定要配合休息,否则疲劳过度,身体反而会出现毛病。
健身运动能够促进身体健康是基于“超量恢复”这一理论的:超过身体正常负荷量的运动量能带给肌肉和内脏更强的刺激,于是身体会认为它的部件“功率”不够,就会组织“资源”去增强相关的功能,所以身体的健康水平、运动能力便会上升。可是运动也会带来身体疲劳,因此需要给身体一定时间去完成“超量恢复”。否则,不仅影响正常工作生活,还会造成损伤。
另外健身运动对每一个人来说没有相同的模式。比如,身体素质差的人一周只选择一次强度大的运动,其他日子选择散步、健步走也能促进身体健康。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体力、工作性质、疲劳程度等来决定运动的次数和运动强度,不必刻意追求达到一定的程度,另外有些运动,例如跑步,踝关节、膝关节会承受巨大的冲击力,所以,膝关节受损或是体重较胖的运动者,可以考虑其他形式的有氧运动,如游泳、太空漫步机、自行车等替代跑步。
我至今还是坚信运动能使人健康,但运动不能超负荷,运动不能勉强,身体疲劳的时候不能运动,适当、适量的运动会让一个人永远充满活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