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卫星之都,西安卫星应用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1-09-02 10:26:09)
标签:
卫星应用航天产业中国卫星航天科技基地it |
打造卫星之都,西安卫星应用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赛迪顾问 电子信息产业中心 冯军维
近年来,中国卫星应用产业不断成熟与发展,逐渐实现从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的转变,产业规模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2010年中国卫星应用产业规模达到1123.9亿元,同比增长45.5%。而随着卫星应用纳入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位置信息服务市场高速增长,以及国家应急通信体系、数字城市等工程的持续推进,在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带动下,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一、陕西在中国卫星应用产业中占据重要一极
从2010年中国各地区卫星应用产业主要分布图可以看出,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已经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各区域主要城市正在积极布局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
中西部地区作为中国卫星应用产业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形成了以陕西、湖北等省为主要聚集区的卫星应用产业发展格局。其中,陕西省作为中国重要的航天工业基地,在卫星及其应用领域已经形成了卫星载荷、航天动力、卫星测控和卫星应用的完整产业链,人才、科研、技术和产业优势明显。2010年,陕西省从事卫星应用企业和机构50余家,市场规模达到150亿元。
二、西安成为陕西省卫星应用的主要承载区
西安素有“航天动力之乡”的美誉,在卫星应用领域,形成了以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为依托,覆盖卫星导航、通讯、遥感三个产业方向的九大产业链的产业格局,聚集了航天六院、航天四院、航天五院、航天九院等一批颇具实力和影响的航天科研院所以及航天恒星空间技术应用有限公司、西安航天恒星科技实业(集团)公司、西安东强电子导航有限公司、西安华讯微电子有限公司等优秀企业,成为中国主要的以卫星应用为特色的产业集聚区。
在国务院同意发布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以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为载体,重点培育和发展航天运载动力产业集群、卫星及卫星应用产业集群”。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成立于2006年,并于2007年12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复认定为国家级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正式成为“国家队”的一员。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以打造“卫星之都”为方向,通过大集团引领、打造“军民融合”创新平台,逐步成为中国卫星应用产业聚集度最高、吸引项目最多的区域之一,产业集群效应已经凸显。
在项目引进过程中,基地注重龙头型企业的引领作用,引进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卫星应用企业入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的卫星有效载荷研发生产项目,中国煤航西部3S空间信息产业及卫星遥感项目,以及航天四院、六院、九院、771所等院所的民品转化项目加速发展;电子20所、39所、恒心科技、中科院光机所等科研资源向基地聚集;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中国卫星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北斗导航服务平台及天绘系统项目、中国授时中心时频和导航等入驻基地;以“中国—加拿大”卫星通讯产业园为平台,聚集国际优秀卫星应用企业……截止2010年底,西安航天基地共有航天企业30余家,航天产业实现产值180亿元。
同时,基地内的航天企业大部分属于军工企业,通过创新政企合作模式,打造“军民融合”平台,成功的实现了航天科技与地方经济的有效对接。除原有的航天科技六院民品产业高速发展外,还吸引了航天科技集团下属四院、五院、九院入驻基地,民品转化项目也加速发展。2010年2月,经工信部批复认定,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成为全国唯一的以军民融合为方向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010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升级为国家级陕西航天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中国唯一的航天专业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其“十二五”规划,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将持续聚集国内外知名企业,打造覆盖通信、导航、遥感三大卫星应用领域的“十大卫星应用产业链”的集群化发展,实现到“十二五”末,园区的航天企业突破100家,产值500亿元,确立全国航天产业发展排头兵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