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国无线数字城市回顾与展望
(2010-01-20 16:50:08)
标签:
杂谈 |
2009年中国无线“造城”运动仍在如火如荼进行之中,全球金融危机并未影响中国“无线数字城市”建设的进程。北京、上海、武汉、南京等被列入“十大无线数字城市计划”的城市在2008年已经基本完成基站、热点接入等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进入以全面覆盖和应用为重点的二期、三期工程。与此同时,在通信运营商的大力推动下,一大批二、三线城市也开始了以TD-SCDMA等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无线数字城市”项目。
一、2009年重点无线数字城市回顾
(1)北京——全国最大无线数字城市
继去年为服务奥运而覆盖二环、三环这两个带状区域,还包括有CBD商圈、金融街、中关村地区及望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多个块状区域,2009年北京无线数字城市二期工程已经全面覆盖从南三环至北四环北包括奥运村、亦庄等区域在内的宽广范围。二期工程完成后,北京市内Wi-Fi接入点将达到9000个,WiMAX基站150个,覆盖北京市90%的主要街道。
(2)厦门——全国首个TD无线数字城市
2009年8月30日,厦门举办了以“激发信息的力量”为主题的“TD无线数字城市”开通一周年座谈会。会上总结了厦门TD无线数字城市通过“三纵三横”运营模式:在“接入、平台、内容的基础上,交错承载”无线政务,无线产业,无线生活“三大内容应用,积极开展与政府工作,企业运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高流量无线信息化运用,开辟了一条具有厦门特色的TD发展之路。截止2009年底,厦门TD基站已达1100多个,全市覆盖率达到98%。
(3)广州——无线网络已为“数字亚运”做足准备
2009年12月24日,利用新一代宽带无线网络的广州无线数字城市门户正式开通,标志着广州无线数字城市的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截至11月,广州共建成WLAN接入点4437个,3G基站7103个,3G室内接入点4466个,其中WLAN信号正逐步覆盖白云机场,3G信号已覆盖广州市区95%以上,无线宽带上网用户数达85.8万。以广州移动为代表的企业,凭借信息化之力帮助市政建设,搭建有广州特色的无线数字城市舞台,通过信息化保障社会安全、为民生带来极度便捷,并为2010年亚运会做好了准备。
(4)杭州——首个“四网融合”无线数字城市
2009年杭州"无线数字城市"已进入二期工程,在二期网络中,一种全新的城域移动接入技术WiDTV投入使用,实现了大区制和小基站密集移动覆盖,和Wi-Fi、蓝牙等技术共同构成多层次的覆盖网络,网络覆盖延伸至余杭、萧山等地主要道路及热点区域,基本实现了杭州1.66万平方公里全覆盖,达到了宽带“无线数字城市”的目标。
(5)上海——全国最早建成开通的无线数字城市
到2009年底,上海嘉定区实现了463平方公里的室外全覆盖,并形成完善的无线宽带城域网应用体系和产业发展体系。并且嘉定区还被确定为自主创新“高性能宽带信息网(3TNet)”核心技术,构建“三网融合”的、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全程全网的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试点建设区。在整个上海范围内,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实施的无线宽带网络建设已经在19个区县全面铺开,预计在世博会召开之际实现全上海市的覆盖。与此同时,上海移动TD基站已达到3000个,基本上能够做到覆盖上海外环以内的区域以及外环外区县的中心城区,其推出的城管通、农信通、警务通、校信通、银信通、队信通等一系列“无线数字城市”应用服务正加速推广,在提升企业信息化、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作用。
二、2010年无线数字城市发展趋势展望
(1)3G与WiMAX、WiFi无线数字城市建设主流技术进一步融合
3G 、WiMAX 、Wi-Fi等技术各有优势,然而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如果一种技术存在缺点,必然能够找到一种技术用来弥补,而这也是这三种技术融合最为有利的原因。国内已经有一些地区开始试点无线数字城市的计划,普遍采用了WiFi/WiMAX+Mesh,而Wi-Fi/WiMAX在这些地区的虽然尚未达到电信级的网络服务水平,但其室内覆盖中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而三大电信运营商在这些无线数字城市中试点Wi-Fi/WiMAX+WCDMA、Wi-Fi/WiMAX +WiMAX、Wi-Fi/WiMAX +CDMA可以让此前的网络建设投入发挥作用。
中国移动集团在2009年将TD+Wi-Fi确立为未来的战略发展的重点,计划各省的建设资金中设置宽带接入预覆盖建设专项资金,以加强TD+Wi-Fi网络建设。而中国电信2009年结合固网与移动网的优势全国范围内推CDMA+Wi-Fi,足以表明两家运营商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在现阶段大力推广数据业务方面具有相似的思路。此外,中国联通早在2008年的重组的公告中就提出借助Wi-Fi/宽带技术/GSM/GPRS/3G技术结合,提供高效的融合覆盖服务,以增强固网和移动宽带业务的发展。三大电信运营商一直的发展思路表明WCDMA、WiMAX、CDMA、Wi-Fi等无线技术将进一步融合。
(2)无线数字城市基础设施趋向统一运营,资源使用效率进一步优化
无线数字城市是协同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必然会构筑在多个运营商的通信系统上,甚至还会有第三方运营服务提供商的参与,从承载层面,网络的协同甚至融合是必然的。基于区域协同的业务势必需要通过多种制式的通信系统进行资源整合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如果由多家运营,尤其是多家之间还有一定的竞争关系,一方面会造成协同的服务质量和合作效率将很难达到最优;另一方面,会造成发展无线数字城市过程中的重复建设、重复投资现象。
为此,在无线数字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有必要考虑增加“基础网络设施提供商”这样的角色,将电信运营商的基础通信资源和低附加值的维护部分资产进行整合、从主业剥离,并在此基础上为实现无线数字城市有针对性进行重点设施建设和资源维护。同时从效益、安全等各方面出发,增强国家监管的作用,逐步将基础网络设施提供商重新划归国有。电信运营商和其他服务提供商可以通过租赁的方式获得固定设施资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推出各类无线数字城市增值应用和信息整合服务来获取利润。
(3)三大电信运营商成3G无线数字城市群主要推手
此前由于缺乏可持续的盈利模式以及对无线数字城市是否会对其自身业务造成冲击的顾虑,各大主流电信运营商普遍缺乏建设无线城市的参与热情,各驻地运营商往往是无线数字城市建设的主要推手。但随着中国电信业完成重组、3G业务试商用的成功,三大电信运营商都以建设无线数字城市为重要契机,来推动自身移动宽带业务的发展。在电信运营商的推动下,一大批二、三线城市也纷纷进入了无线“造城”阶段。例如,山东省政府为落实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通信运营企业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进“无线城市”试点工作,利用3年左右时间,通过济南、青岛、烟台、潍坊、东营、泰安、德州等市试点工作,确定“无线城市”应用系统、技术产品及运营模式,为社会提供方便、快捷的无线网络接入服务,同时满足政府各部门在电子政务、城市管理、救助指挥、公共事业方面的无线网络应用服务,力争到2012年底,逐步建成覆盖山东全省的高带宽、高可靠性的“无线城市”群。再如,在三大电信运营商推动下,广东省政府指定东莞、佛山、江门等试点建设无线数字城市,与广州、深圳联合形成“无线数字城市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