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助力大型有色国企实现“逆境突围”
(2009-12-01 15:30:51)
标签:
杂谈 |
受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2009年以来,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的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受到巨大冲击,前两年一直在高位震荡的铜、铝、铅、锌等主要产品如今价格大幅下跌,国内企业的产量下降,国内消费疲软,企业流动资金紧张,行业全面亏损,产业平稳发展面临严峻挑战。2009年5月11日国务院《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下文简称《振兴规划》)的出台,为存于逆境之中的我国有色行业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对整个有色行业未来五年的发展意义深远。《振兴规划》要求有色国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根据规划目标调整战略思路,加强企业整体管控能力,进而降低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面对有色国企实现“逆境突围”,面对国家《振兴规划》,信息化做为有色国企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必将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
1、
《振兴规划》将“技术创新、长方式转变、结构优化”作为有色振兴的三大核心战略
目标,要求将IT技术的创新应用与企业的改革发展紧密结合,而作为有色产业核心支柱的大型有色国企,更应该首当其冲,在集团内统一信息化认识,明确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信息化规划与系统建设工作中的“领导地位”,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以需求促应用、以应用促发展。真正把信息化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组织协调与落实,力求通过IT技术创新,降低企业内的管理成本,提高决策力度。
2、加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力度,提高集团型企业综合管控水平,降低整体运营风险
在2009—2011年期间,有色金属产业进入了“并购重组”期,根据《振兴规划》目标要求,全国将形成3—5个具有较强实力的综合性企业集团,到2011年,国内排名前十位的铜、铝、铅、锌企业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分别提高到90%、70%、60%、60%。并购重组必然带来五矿、中铝这几家传统有色 “巨头”在业务领域上的横向拓展与整体资产规模的不断增大,同时,也会带来企业运营复杂性与对不同类型下属企业管控难度的增加,因此,要求企业加大以集团ERP为代表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力度。将系统功能覆盖集团战略、财务、人力资源、采购、销售等管控的基本面,积极吸取这些成熟系统软件的管理精髓思想,并与企业当前的管理实际相结合,促使管理流程规范化、管控方式的科学化,进而降低集团各类运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通过信息系统配置,不断的优化管控模式,快速适应产业环境变化给集团带来的新影响、新变化。真正实现“大象善舞”的效果。
3、积极开展IT新技术应用,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尽快落实,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有色金属行业作为“高耗能”行业,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振兴规划》更是将“节能减排”工作提高到战略的高度,要求行业内企业(特别是大型有色国企)积极利用新技术,加快落实“节能减排”工作,在这种形势下,有色国企必须积极借鉴国外企业利用IT技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应用经验,利用制造执行系统(MES)、分布式过程控制系统(DCS)等IT新技术,加强对生产能耗数据的实时监控能力,提升产品质量,降低废品率,逐步代替以往落后生产方式。
4、创造高效、安全、稳定IT技术应用环境,为“走出去”突围战略实施奠定技术基础。
为摆脱国内有色金属资源长期供应不足的束缚,近年来,中色、中铝、五矿等有色国企“巨头”,纷纷加快了“走出去”的战略步伐,并通过建立海外资源基地、并购或注资国外矿山企业等方式,加快实现“国际化”进程,积极贯彻《振兴规划》所强调的 “优化开发与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增强国内资源保障力度”的内容要求。“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必须依靠全集团一体化的信息系统,来实现国内外资源开发业务的统一管理与一体化运营,更重要的是,覆盖境内外各业务区域的信息网络在整个国际化企业中,应发挥信息桥梁的作用,为集团提供高效、安全、稳定的IT技术应用环境的支持。
二、
分析《振兴规划》对信息化的要求的基础上,结合中铝、五矿的行业标杆企业最佳实践经验,赛迪顾问提出在《振兴规划》指引下大型有色金属信息化建设重点。
1、采用 “集中一体化”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制定并实施全企业统一信息化发展规划,并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建设思路
对于逆境中发展的大型有色国企来说,总部应在整体发展中发挥“龙头”的作用,应采取“集中一体化”的运作模式,通过总部集权方式加强对下属企业的运营监管与业务指导,从集团整体层面上降低运营风险,减少企业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同时通过横向业务一体化,打通内部供应链,降低原有“单兵突围”模式造成高额的运作成本,优化内部业务结构,使得全集团企业形成一个协同互利的整体,进而增强集团整体竞争实力,而信息化为“集中一体化”的运作模式提供有效支撑,由总部牵头,在充分理解集团整体信息化工作开展现状与需求的基础上,做好未来3-5年信息化发展规划指引,并制定全集团统一的信息化发展战略,确保勘、采、选、冶等各类型下属企业信息化建设在统一的技术平台下开展进行,上下游企业间能够实现横向数据交互,总部与下属企业间能够实现信息及时上传/下达。
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筹兼顾、分步推进”的建设思路,强调总部在全集团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中的统一战略指导与建设监督作用
“统一规划”明确未来企业信息化建设重点与目标、统一设计未来整体信息化建设实施路线图;
“统一建设”采用统一标准模板方式,推进信息系统实施,防止出现同一专业系统的异构技术实现与多重信息编码应用,突出全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效能。
“统一管理”制定并实施统一的信息化管控制度与绩效奖惩法规,监督各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沿着集团既定的信息化发展路线开展,防止“信息分散难汇总难统计、数据孤岛林立”现象的发生。
2、打造以ERP为核心的统一、集成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多业务功能联动,信息交互畅通,增强企业内各业务板块协同运作能力
随着有色金属行业并购重组力度的加大,中色、江铜等有色大型国企的业务规模与经营领域增加,这些国企的各业务板块业务协作频度加大,在此期间信息沟通的便捷性与信息提供的及时性,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间的协调运行的效率,因此要着力打造以ERP为核心的统一、集成的集团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多业务功能联动,信息交互畅通,进而加强业务板块的横向业务沟通频度,并保证在同一系统内企业间信息的安全、稳定、高速传递。
3、积极拓展“信息系统的业务覆盖领域”、努力做深“信息系统的管理功能应用”,增强业务运营效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信息系统作为现代企业增强业务运营效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利器”,正逐步被整个有色金属行业广泛接受与应用,经过赛迪顾问对全国80家大型有色国企信息化现状调研,大部分企业的领导者对信息系统对提高管理水平的作用有了较深的认识,但当前除中铝、五矿等少数大型企业外,大部分企业无论在信息系统的业务覆盖广度与功能应用深度,都难以满足支撑逆境发展形势下企业业务发展、运营管理的要求。
在《振兴规划》的指引下,各有色金属企业都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广业务系统在企业关键业务领域的应用,积极利用信息系统解决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利用信息系统的功能操作,更好的规范与固化业务处理流程,更快提高业务的执行处理效率。
在信息系统应用深度方面,不能仅仅停留在业务信息“增、删、改、查”的基本义务支持层面,更是要加强在统计分析、绩效计算、决策支持等高级功能方面的应用,特别是对于中色、中冶等快速发展的大型国企,更需要利用信息系统降低因业务规模扩大、管理内容增多而带来的管理的复杂性,进而提升全集团整体运营效能。
4、构建传输稳定、带宽充足、横纵贯通的广域网络,推动集团“国际化”发展进程
在《振兴规划》指引下,各大有色国企的国际化步伐正在不断加快,在海外资源基地建设与境外矿产资源开发业务开展过程中,需要海外企业与集团总部之间进行频繁的信息沟通与大数据量文件交互。因此需要在海外企业与总部之间架起一座纵向“性能稳定、传输高效”的“信息桥梁”,以满足总部对下属企业(特别是海外投资企业或海外工程项目现场)及时监管的需求。
5、建立与健全信息化管理组织,引进专业能力强的信息化人才,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规范信息化业务处理流程,为信息化建设奠定组织制度保障
目前,大部分有色国企在信息化组织、制度以及流程方面都难以适应未来信息化发展的要求,需要在组织制度方面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基础保障体系。
建立与健全总部及下属企业信息化管理组织,明确各级组织的职能定位与岗位分工,在此基础上,需要根据岗位职责要求,引进专业能力强、工作态度好的信息化人才(包括专项IT专家与“业务管理+IT应用”的复合式人才)。
在信息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招标管理、信息化实施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规范信息化业务处理流程,提高IT服务质量。
目前,虽然广大有色国企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与发展困境,在《有色振兴规划》的指引下,在信息化的强力推动下,相信有色国企必定能在原有业务模式、管理机制、决策方式上实现改革创新,逐步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进而战胜困难、走出“逆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