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赛迪顾问
赛迪顾问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296
  • 关注人气:18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子信息产业出口:低位企稳 率先反弹

(2009-08-03 09:40:43)
标签:

杂谈

 信息产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 纪丽斌

  电子信息产业是中国出口的支柱产业,占整体出口的三分之一强,地位举足轻重。然而,高出口在彰显产业地位的同时,也决定了产业受国际市场的影响程度必然大于其他行业。电子信息产业的对外依存度高达60%以上,与内需相比,外需长期以来一直是主要消费支撑,全球性金融危机所导致的需求下降直接反映在了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大幅下滑上。出口下滑对产业发展的减速效果已经非常明显,并将给产业带来更长远、更深层的变化。

  产业出口经历快速下滑后先于全国触底反弹,初步呈现企稳的曙光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电子信息产业出口下滑趋势整体大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底2009年初更是呈现出与全国出口增速偏离度放大的不利局势,最大差距达到13.8个百分点。2009年1月产业出口增速触底,从2月开始出口增速降幅收窄,产业出口呈现企稳迹象。电子信息产业出口的触底反弹早于全国出口一个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产业在国际需求灵敏度、生产恢复速度等方面高于其他行业。

  图1  2008年7月-2009年4月全国与电子信息产业出口同比增长状况

  http://www.ccidconsulting.com/upload/14479.jpg率先反弹" TITLE="电子信息产业出口:低位企稳 率先反弹" />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2009.05

  金融危机固然直接导致了半年以来电子信息出口的大幅下滑,但通过对2005-2009年前四个月的分析可以看出,出口增速在2006年达到峰值后已经开始进入下行周期,且减速较快,反映出电子产品出口结构对国际需求变化的适应程度在下降,从更深层次看,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地位较低、成本优势趋弱等问题已经对产业出口的持续良性发展形成了制约。

  图2  2005-2009年前4个月电子信息产业出口同比增长状况

  http://www.ccidconsulting.com/upload/14481.jpg率先反弹" TITLE="电子信息产业出口:低位企稳 率先反弹" />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2009.05

  从出口的月度环比增长态势看,从2008年9月开始产业出口环比一路加速下滑,到2009年1月跌幅高达28.2%,在全国出口中的占比也跌破30%。从2月开始,出口环比增幅恢复较快,产业进口环比增幅较大,保持着正增长态势。同时,电子信息重点企业经济运行指数中的订单指数回升非常明显,从1月份的92.6上升到4月份的121,已经进入高速增长区间。进口增长和订单指数的回升为出口的企稳提供了更多的信心。

  图3  2008年7月-2009年4月全国与电子信息产业出口环比增长状况

  http://www.ccidconsulting.com/upload/14482.jpg率先反弹" TITLE="电子信息产业出口:低位企稳 率先反弹" />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2009.05

  出口对产值和GDP的贡献程度呈下降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

  电子信息产业超过60%的出口依存度决定了产业规模与出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投资、出口、需求三驾马车中,出口无疑是对产业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2008年三季度末四季度初,产业销售产值与出口增速开始双双持续下滑,出口的大幅跳水是产业规模下滑的主要原因,二者增速的相关系数接近0.9。2月起,随着出口的企稳,销售产值的跌幅也开始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在拉低产业增速的同时,出口对产业的贡献度也在下降,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呈逐月下降趋势,1-4月该比重为58.8%,比去年同期下降4.8个百分点,4月单月比重仅为58.1%,比3月份下降0.4个百分点,比2月份下降2.8个百分点。

  图4  2008年7月-2009年4月电子信息产业销售产值与出口同比增长状况

  http://www.ccidconsulting.com/upload/14483.jpg率先反弹" TITLE="电子信息产业出口:低位企稳 率先反弹" />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 2009.05

  电子信息产业出口对GDP的贡献程度整体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下滑态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从此前9个季度产业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率观察,贡献率从2007年一季度的8.02%下跌到2009年一季度的-1.64%,拉动率从1.04%下降到-0.1%。

  表1  2007年7月-2009年Q1电子信息产业出口对GDP的贡献程度

 

 
GDP(亿元)
电子信息净出口(亿美元)
电子信息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电子信息出口对GDP增长的拉动率
2007Q1
53058.0
220.9
8.02%
1.04%
2007Q2
112458.0
454.7
6.62%
0.89%
2007Q3
174428.0
722.0
6.32%
0.85%
2007Q4
257306.0
1143.3
6.38%
0.83%
2008Q1
63475.0
308.4
5.84%
0.62%
2008Q2
134726.0
656.4
6.29%
0.65%
2008Q3
208025.0
1076.8
7.34%
0.73%
2008Q4
300670.0
1580.9
7.01%
0.63%
2009Q1
65745.0
303.0
-1.64%
-0.10%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海关总署 2009.05

  产业出口国内外环境向好,应积极抓住新机遇开拓新市场

  对于未来电子信息产业出口趋势的判断,我们认为,最坏的时刻可能已经过去,但要恢复到一个较好的成长水平则尚待时日。从国内环境看,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向好,很多宏观经济先行指标,比如M1、信贷、新订单指数和房屋成交量,都已表现出回升迹象,同时出口退税、振兴规划等政策对产业信心的提振、对出口政策环境的优化等都起到了利好的作用;从近期的国际经济形势看,美国等主要国家部分指标显示出一些低位企稳迹象,但经济衰退的大形势短期并不会发生本质性改变,强劲的复苏仍不可企及,触底反弹还言之过早。电子信息产业出口“两头在外”的模式让产业受制于世界经济,特别是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程度较大,因此,只有国际需求复苏,产业出口才能真正渡过难关。

  下一阶段的产业出口将呈现以下一些趋势:

  1、国内政策环境利好,为电子信息产品出口提供后援

  鉴于产业出口对国民经济明显的拉动作用,保持出口稳定成为保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大范围提高产品出口退税率,涉及电子信息产业100多个产品,为企业扩大出口和调整外贸结构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电子信息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也将支持核心领域发展、继续推进外贸发展、扩大内需等作为思维主线。此外,增值税转型政策正式实施,一系列扩大内需和鼓励出口的政策陆续出台,行业技术改造项目正在积极推进,都将为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各国经济刺激计划带来的投资热催生市场机会

  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对于信息产业出口虽然造成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但同时在危机中也带来了新的市场机遇。经济的下滑促使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经济刺激计划与措施,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拉动措施,与之配套的IT产品、信息系统、通信网络等相关需求必然随之上升。因此将对通信设备、数字化、网络化产品等出口带来一定的推动作用。

  3、出口转向逐渐加速,对新兴市场的贸易渐成增长极

  发达国家与地区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主要贸易对象,在短期内不会出现根本性的变化。但经济形势的恶化从需求端扼制了对其出口的增长,加大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开拓力度成为出口企业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家应对出口困境的战略思路。目前我们对印度、墨西哥、巴西、泰国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增速明显快于欧美与日本等发达地区市场。这种趋势将持续并逐步放大,能够部分填补发达经济体需求趋缓留下的空间,对整体出口的下滑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但新兴市场的培养和壮大还需要时间与过程。

  4、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成本与贸易摩擦将增多

  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必然导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进一步加剧,出口技术设限及贸易摩擦将明显增多。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在产品标准、技术法规和技术认证制度等方面设置的技术壁垒将成为限制他国进口的手段,各种技术认证制度差异性大,认证难度和成本费用高,在当前形势下对扩大出口的阻挠程度在逐渐加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