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顾问计算机产业研究中心咨询师:马婧
2008年2月,东芝宣告退出HD-DVD生产销售业务。宣告着下一代DVD格式之争落下了帷幕,内容商和零售商的鼎力支持使以索尼为首的蓝光阵营(BD)笑到了最后。随着奥运会的临近,高清产品销售节节升高,因此2008年也被誉为中国的高清年,在巨大的市场机遇面前,蓝光前途似乎一片光明。
时隔三个月,蓝光市场地位是否有了大幅提升?仔细分析一下市场现状我们就不难发现,蓝光的获胜只是在高清的标准上打败了最大的竞争对手,而在中国市场上,蓝光DVD碟机和蓝光光驱的前景却依然显得迷雾重重。
中国市场高清标准尚未统一
首先,在中国市场,CH-DVD并没有退出,按照合同东芝将继续在技术、市场等方面支持这一项目,尽管前景并不乐观,但做好中国市场,将CH-DVD推广成功,也是东芝最后的机会。其次,BD的胜利加速了中国本土红光高清格式之间的融合。虽然从技术上讲,红光高清还不具备与蓝光BD直接抗衡的实力,但这种由国内企业自发组织起来的模式会对中国DVD机产业起到优化的作用。
数字下载威胁蓝光DVD前景
现在,光盘早已不是消费者可以找到的唯一高清媒体了,人们有太多的选择:机顶盒的应用正变得越来越普遍,并将在未来几年里继续保持这一发展态势;互联网视频爆发式的增长,对DVD市场形成了严重的冲击,数字下载,包括互联网下载和有线电视的视频点播,其增长势头远远超出了下一代DVD。网络视频网站数量猛增,已经培养出网民在网络上观看短视频的习惯。
最重要的是,消费者将越来越热衷于将自己的图书馆数字化。这是由于将影音、文本等资料数字化后便于保存、管理和搜索。而数字下载目前最大的拦路虎是带宽问题,尽管这一问题将使完全实现数字下载经历一条漫长、痛苦的道路,但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会使消费者拥有越来越好的下载体验。
蓝光售价与片源是瓶颈
蓝光DVD尽管现在成为高清套装媒体发行的唯一标准,但是其高昂的售价使蓝光远离了普通消费者。在市场上,蓝光DVD受到了低端廉价的DVD播放机和数字发行的夹击。即便在中端市场也是硝烟弥漫,有线及卫星电视供应商们都在更新设备以便消费者们通过机顶盒就可以直接下载高清的视频节目,尽管通过这种方式收看到的影像不及蓝光DVD清楚,但它却是蓝光DVD普及道路上的一个不小的障碍。
价格居高不下的同时,蓝光碟片品种少成为了蓝光普及的又一瓶颈。联合内容商共同为消费者打造高质低价的高清视觉享受是摆在蓝光阵营的又一项新的课题。
蓝光成员,亦敌亦友
东芝的退出使得蓝光阵营终于可以稍微松口气,但是蓝光阵营现在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技术、商业和市场的挑战。从某些方面来讲,正是旷日持久的标准之争减缓了消费者对下一代高清DVD标准的认同,各成员厂商必须想办法使消费者尽快接受他们这一新的标准,一道去推动蓝光光盘格式的普及。同时这些团结一致的蓝光阵营成员在击败了东芝为首的HD
DVD这一共同的对手后,彼此之间又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各厂商正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以推出各具特色的产品。
综合来看,尽管蓝光在下一代高清格式上取得了一统天下的地位,但是从市场的角度上看,特别是在中国市场,蓝光依旧任重而道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