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回顾2007年中国家电市场,赛迪顾问认为呈现七大特点
(一)
2007年迎来了家电标准的高发期,家电行业不再是朦胧中前进。《中国保护臭氧层国家方针》、《平板电视机生产企业售后服务规范》、海尔“防电墙”技术提案的电热水器安全标准等三项电热水器新国家标准、《饮水机节能产品认证技术要求》、《家用燃气灶具》新标准、《健康空调标准》等标准的出台标志着家电行业更加成熟与规范。但在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中,中国的声音仍很微弱。作为家电产品的出口大国,必须依靠自己的标准应对发达国家升级的技术与贸易壁垒,增强国际竞争力,提高自身产品的生产品质,走向国际化。
(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家电的选择已不仅仅停留在低廉的价格上,对家电的外观设计、个性化功能的要求也日渐明显。许多商家为了赢得消费者,在家电的颜色、样式上下了许多功夫为顾客提供个性化和独特的价值。技术创新是家电制造商成本优势、市场优势的保障,是竞争的生存法宝。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强了产品的研发力度,推出了样式新颖,功能强大的智能型产品,来不断迎合消费者需求的转变。
(三)
环境问题伴随着全球化经济的日益深入,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此背景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能效标准,通过价格改革、税收制度等一系列重要的措施强制推动节能产品的普及,节能环保家电成为大势所趋。《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不仅对家电企业的产品设计和制造提出了更高环保要求,而且强调废弃产品的回收。许多家电企业充分认识到自己得社会责任与使命,积极的投入到从采购,到生产制造,销售及回收的绿色家电产业链的建设中,推出了节能环保的环境友好型产品。
(四)
今天的消费者不仅喜欢购买可承受的奢侈产品,又偏爱于购买低廉的功能性产品。家电消费正从基本需求向品质享受逐渐过渡,需求呈现分层。2007年,高端家电的销售呈现上升趋势。同时,价格的透明化和利润的趋小化在中低端家电产品上表现得日益明显,更多的家电企业以中低端求量,用高端谋利。如何把握进一步量化,是许多企业追求的境界。企业不断调整产品定位,将更具人性化,科技含量高的家电产品投入市场,营造高端形象。
(五)
2007年末国美对大中的成功收购,改变了中国家电流通渠道的原有格局,本土两大寡头国美、苏宁和美国的百思买,“三国演义”,竞争日趋激烈。国美、苏宁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增强了议价的能力,这意味着供应商将在未来的谈判中更为被动,运营成本将进一步提高。暗流涌动的百思买虽有些“水土不服”,但其成熟的运营经验,雄厚的资金,强大的全球采购网络,将进一步对本土连锁企业形成巨大的威胁。
(六)
中国数字电视的产业升级,平板、高清、大屏幕成为营销和需求的热点,进一步提升了平板电视取代CRT电视的效应。目前国内的平板显示产业基础还很薄弱,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外资品牌凭借上游的优势和先进的技术,在高端市场和产业上游仍然掌握着主导的话语权。今年国家把平板显示产业列为国家战略性产业,进一步加大了对平板显示产业的扶持力度,从政策上、资金上加强产业配套资源和产业链的完善。中国的平板企业正在曲径中寻找捷径求得发展,早日成为中国的“三星”企业。
(七)
小家电高额的利润空间和巨大的潜在市场容量吸引了许多大家电企业把产品线延伸至小家电领域,尤其是厨卫家电。厨卫家电与中国房地产的发展可谓是“比翼双飞”,2007年销量节节攀高,众多综合大家电厂商为了获取厨卫电器的话语权,进行跑马圈地。海尔的“橱柜家电一体化”理念,TCL实施的“虎计划”,科龙、格力小家电板块重组,志高发力小家电,西门子、伊莱克斯等为代表的外资品牌投入巨资建立小家电基地,这些大家电厂商的加入,促进了小家电市场的整体提升,加快了整个家电市场的品牌集中速度。
2008年中国家电市场展望
综合以上分析,赛迪顾问预测2008年中国家电市场将呈现以下五大趋势:
1、随着国内国际市场环境标准日趋严厉,节能环保家电为大势所趋,绿色产业链将完善化;
2、“优胜劣汰”的铁律必将在家电企业中做出抉择,家电行业必将重新洗牌,许多企业将被边缘化,品牌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
3、消费能力日渐形成的农村市场前景广阔,将成为家电企业转战的目标;
4、三网融合,新兴的电视与网络直销模式将使家电厂商、网站运营者与消费者之间三方共赢;
5、中国家电企业元化的综合竞争力在奥运经济的推动下不断增强,“中国制造”必将成为世界品牌。 综合国内国际市场环境标准日趋严厉,节能环保家电为大势所趋,绿色产业链将完善化;
2、“优胜劣汰”的铁律必将在家电企业中做出抉择,家电行业必将重新洗牌,许多企业将被边缘化,品牌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
3、消费能力日渐形成的农村市场前景广阔,将成为家电企业转战的目标;
4、三网融合,新兴的电视与网络直销模式将使家电厂商、网站运营者与消费者之间三方共赢;
5、中国家电企业元化的综合竞争力在奥运经济的推动下不断增强,“中国制造”必将成为世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