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竞争撬动手机电视冻土

(2006-08-16 09:43:40)
赛迪顾问网络与通信咨询事业部总经理 张涛
 
事件:
 
  据《东方早报》报道,继头两张手机电视牌照先后“花落”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与中央电视台之后,又有两家机构有望获得这一“准入证”,它们分别是中央国际广播电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很多申请机构如今早已开始备战手机电视产业。其中,中央国际广播电台已先行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并希望以此作为手机电视业务的运营平台;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在积极部署有关手机电视业务的操作。
 
赛迪顾问观点:

  从市场运营的角度来说,手机电视其实比当下大热的IPTV更具有现实操作性。
 
  其一,手机终端的特性决定了它不可能与电视直接争夺受众,而只会是电视的一种扩展和补充,因而先天上不会受到IPTV所经历的排挤和打压,“三网融合”更有希望在这里打开缺口。
 
  其二,手机用户的社会属性和既往业务使用体验,客观上为盈利模式的构建奠定了可行基础,不像IPTV会受制于有线电视低廉月使用费的囚徒困境。
 
  然而理论上的优势并不能保证手机电视的美好前景。尽管目前浙江、上海等地的手机电视订户数目在迅速扩大,然而大多数依然是免费的体验用户。另一方面,手机电视的先驱性企业——西伯尔,相继在终端包销、内容制作方面遭遇寒流,也在警示业者,手机电视蛋糕好看不好吃。
 
  除去业务模式不够清晰、节目内容再开发不够、带宽资源有待提高等等问题,节目供应源的垄断,也是制约手机电视发展的因素之一。曾经独一无二的东方龙,就有不止一个的业界伙伴私下抱怨其过于强势的作风。
 
  从这个角度出发,广电总局连续颁发的新牌照,将会有效激活手机电视的产业链条,促进各方的竞合,共同解冻手机电视的未来。
 
  尽管还会存在各家牌照运营商图谋局部垄断的可能,诸如地方性圈地、诸如设置技术栅栏,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竞争的阀门既然已经打开,就无法再关上。电信行业的跨越式发展证明了竞争的力量,这一幕必定也将会在手机电视这个融合新领域重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