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顾问消费电子咨询事业部分析师 李学芳
2006年以来,手机撤市、退出国内市场销售、公司大裁员、撤消全国各地分公司和办事处、公司资金被冻结、售后服务停止等成了迪比特手机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这些情景与2003年迪比特手机凭借一款5688低价彩屏手机月销70万台销量的奇迹形成天壤之别,也使迪比特手机成为继科健、熊猫、南方高科等陨落的国产手机名单上增加的新成员。
手机代工出身的迪比特精于手机的设计、生产、运营和管理,但面对终端消费者的市场营销经验严重缺乏,特别是渠道管理方面更是反复调整,直接导致迪比特在市场操作上连连失误,损失惨重。从区域代理到自建渠道到FD模式,每一次渠道模式的调整都给迪比特带来很大的损伤,不仅没有提升产品销量,反而使渠道更加混乱,使迪比特手机的优势逐步丧失。
此外,迪比特手机为了塑造品牌形象,不惜花费重金先后请了羽泉和郑秀文等形象代言人、更换了企业的LOGO、推出双品牌策略,但是这些举动传递给消费者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品牌形象和定位,估计没有几个消费者说得清楚。
手机生产技术、研发和设计不是迪比特手机的短板,这方面的实力在国产手机企业中也是出类拔萃的,但迪比特手机为何从辉煌走向低落还是值得深思的问题。目前,中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和竞争环境恶化,对参与企业的竞争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不仅要求企业提高研发能力,并且要求企业的经营和营销策略不能出现差错,否则企业都要为这些失误埋单。渠道调整背后的危机、品牌形象和定位的模糊是包括迪比特在内的多数国产手机存在的隐患,希望使迪比特手机陨落的自身经营策略的失误能给其他的国产手机企业有警示的作用。
文章引用自:http://www.ccidconsulting.com/import/channel/detail.asp?Content_id=716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