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的《竹石图》学了石涛

标签:
郑板桥扬州竹石图石涛六分半书文化 |
分类: 随笔 |
石涛《竹石图》
郑板桥《竹石图》
http://www.fineart-china.com/upload1/file-admin/images/cnnew1/Zheng%20Ban%20QiaoC-643639.jpg
看到一个博客,刊载了博主拍摄的一个南方城市博物馆收藏的清代石涛和尚的国画《竹石图》。
猛一看,这不是郑板桥的竹子图吗?
由此可知,郑板桥的竹石图是取法石涛而为。
尽管后人对郑板桥的艺术大为赞许,但看了石涛的竹石图,就觉得郑板桥的竹石图是石涛的延续。他是在石涛的基础上,将竹石图表现得更为清逸和完美。即便画上的跋语,也是延续了石涛的格式。石涛大段的题跋是隶书,郑板桥大段的题跋是行草。
应该赞许的是郑板桥的书法,真正创立了只属于郑板桥自己的风格而彪炳千秋。
他的书法融真草隶篆与一炉,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形成了“乱石铺街”的“六分半书”。
石涛自1692年定居扬州,1697年筑大涤草堂,《画谱》是他晚年在《画语录》的基础上,经过修改后的定稿本。该书前有广宁胡琪的跋文,其跋尾署有“时康熙庚辰寅(1710年)冬十月望日”,这大体上告诉我们石涛写书和刻书的年月。石涛卒于1707年,而郑板桥生于1693年,年轻时到扬州卖画为生有十年光阴。从郑板桥的作品可以看出,他的竹石图受石涛影响很深。
郑板桥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