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仲明
五、六年前的酷暑时节,随旅游团去云南丽江旅游,游山玩水,惬意心情,也算消解读书人平日之累。那次,买了一些不大的东巴纸,觉得那么大的纸片(14×12cm),随意书写四个大字,再装上小小的工艺镜框,赠给友人,礼不大,情意重。放置在书桌或书橱里,应该是不错的文化礼品。
买回来闲置在书橱至今,前不久,郑重取出书写了几张,试试感觉,发在泰州望海楼论坛。标题是《东巴纸书法小品》,想不到不少人热心跟帖,表露了对东巴纸神圣和好奇之感。对此我莞然笑之。
其实,这种类似东巴纸的纸型,早在几十年前,就看到日本书籍的扉页经常使用这种纸,后来在南京印刷物资公司也见到这种纸张,且花样繁多。每张长度有110cm,厚度和铅画纸相等,大概20年前这种纸张属于进口纸张,如今国产的这种纸张也就不足为奇了。东巴纸,有可能类似中国宣纸,最早是中国生产,流传到了日本。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和宣传,东巴文以及纳西族的古老和神秘,加上东巴纸工艺制作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东巴纸似乎也神秘了起来。究其实,东巴纸其实就是一种带有长长粗粗丝絮的硬板纸。
日本人的精明世界出名,窃取中国的独特工艺尽在不言中。20年前,从日本进口的那种书法工艺卡纸,一张要卖60元,颇让国人咋舌,如今安徽也开始生产那种书画工艺卡纸了,价格也低了下来。

1,在丽江的古镇小河,山溪潺潺。

2,东巴纸写的《扁舟散发》

3,日本工艺书画卡纸其一

4,日本工艺书画卡纸其二

5, 日本工艺书法卡纸其三
附:东巴文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其文字形态十分原始,甚至比甲骨文的形态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但亦能完整纪录典藏。东巴文是居于西藏东部及云南省北部的少数民族纳西族所使用的文字。东巴文源于纳西族的宗教典籍兼百科全书的《东巴经》。由于这种文字由东巴(智者)所掌握,故称东巴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