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丁斌教授的早期雕塑珍品——贝多芬雕像

(2010-02-04 14:56:04)
标签:

贝多芬

丁斌

泥塑

殉道徒

分类: 随笔

丁斌教授的早期雕塑珍品——贝多芬雕像

陈仲明

 

丁斌教授的早期雕塑珍品——贝多芬雕像

 

    当代社会的特征——信息社会也。

    丁斌教授由南京飞往上海大学任教,时时有问贺短信发来,然而已是数年未曾与其谋面了。

    躲进小楼之我,打开自己的博客园地,见一访客,名为“大江东去”,点击其博客,首篇是雕塑随笔。细看之,呵呵,雕塑家丁斌教授,我之老乡也!当年同在一个县城,他家居住在鼓楼北街,我家居住在鼓楼南街。

 

    网络世界真奇妙,

    数年未见

    他在何处飘?

    偶尔移动小鼠标,

    消失的朋友,

    突然在你面前

    微微地笑!

 

    阅读了丁斌博客,我给其留言:老乡见老乡,脸上喜洋洋。

    不知今日丁斌教授记得否:当年你赠送给我一件颇为珍贵的礼物,用如今人们具有冷幽默色彩的调侃话语:丁斌教授亲自动手制作的贝多芬雕像。

    上世纪八十年代,丁斌在南京艺术学院雕塑系读书,我在南京师大美术系读研,都是读书人,都是带有青春激情的艺术求索者,转眼间,二十多年岁月过去了。

    那时年轻,由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在大学期间读的是音乐专业,特激赏贝多芬的狂狷和艺术家真诚的殉道徒精神,于是请丁斌为我塑一尊贝多芬的头像。一周时间,他即送来他的杰作。贝多芬外表冷峻而忧郁的面部表情蕴藏着艺术殉道者内心的火热和激情,此尊塑像,我一直放在办公室的桌上,与贝多芬为伴而精神相随。最为痛心的是一次我外出考察书法摩崖,有半个月没有呆在办公室,办公室其他的人压根没有敬奉贝多芬艺术殉道者的情结,随意将这尊我敬奉的塑像放在窗台上,也没有关上办公室的窗户,一场大雨,泥塑雕像被飘进的大雨浸湿变成了一堆泥土。考察归来,我看见窗台上变成一堆泥土的雕像,平时温和的我,气得直骂毁了我心爱的贝多芬雕像的那个王八。

     所幸,当时美术系成人摄影班的徐晔宇为我留影,照片上看出:钢架床,台历、煤油灯、丁斌教授的艺术珍品——贝多芬雕像。这张照片存留了丁斌教授早期艺术珍品的历史记忆。

    岁月沧桑,那张随我读书的煤油灯也不知散落何处,当年时时停电,因此煤油灯就是读书人必不可少的伴侣。黑暗长夜,煤油灯光下的贝多芬雕像,对于孤寂的读书人,是温暖,是精神砥柱,是心底深处真正的朋友。

 

[德]费里克斯·胡赫著《贝多芬传》  高中甫译

丁斌教授的早期雕塑珍品——贝多芬雕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