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泰州建制沿革

(2007-10-10 09:55:24)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转帖
泰州建制沿革   
陈仲明
 
 自幼生活在长江边的江苏泰兴,其中酸甜苦辣惟有自知。插队于泰兴县城南边的毗卢,靠长江边只有几里土路。乡间小路,晴天路面凹凸不平坚硬无比,雨天泥泞不堪而不能前行,至今记忆犹深。后来离别故土,一无所有、举目无亲而闯荡江湖。偶尔踏上故土,感慨万千。
    原来的概念,泰兴属于扬州专区,后来从史料中得知,泰兴与泰州的传承脉络才是根本。泰兴泰兴,依泰州而兴,一言而抓住其本。今年去泰州学院讲学书法,顺路至凤城河风景区观光,相识政府秘书长刘宁先生和海陵作协主席范观澜先生,在来宾签名簿上留言,提笔而不知如何下笔?蘸墨几许,“回家”二字落然纸上。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少小离家,今两鬓白霜而回家,数十年岁月一瞬而逝。
 
其后,景区建设《碑苑》,所嘱书写郑板桥《渔家》和《碑苑》二字,我尽己笔腕之力而书之,用于镌刻入石。今转录泰州古今建制沿革。

    周秦时代,今泰州即称海阳。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前置海陵县,东晋设海陵郡,海陵时与金陵(南京)、广陵(扬州)、兰陵(常州)齐名华夏。南唐建州,取“国泰民安”之义,因名“泰州”,沿袭至今。宋熙宁五年(1072年),泰州属淮南东路。元初领海陵、如皋两县,隶扬州路。明洪武初,省海陵县入泰州,领如皋县,属扬州府。清雍正三年(1725年),如皋归属通州,泰州遂为散州。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为县,泰州改称泰县。民国38年(1949年)1月21日,泰州城区解放,次日划城区设置泰州市,乡村设置泰县。同年4月21日,苏北行政公署成立,行署驻泰州,下辖泰州、扬州、盐城、淮阴、南通5个行政区,41个县(市)。同年5月1日,原华中第一行政区改称苏北泰州行政区。泰州行政区辖泰州市、泰兴县、靖江县、泰县、海安县、如皋县、东台县、台北县等县(市)。1950年1月,泰州行政区与扬州行政区合并为泰州行政区,地专机关驻泰州,下辖泰州市、扬州市、泰县、泰兴县、靖江县、江都县、兴化县、高邮县、宝应县、仪征县、六合县(1953年1月1日又从皖北滁县地区划进江浦县)等县(市),后扬州市直属苏北行政区。1953年2月,苏北泰州专署改名为江苏省扬州行政公署(行署机关迁扬州)。1950年5月至10月、1959年1月至1962年5月,泰州市与泰县几度划并。1996年8月,撤销县级泰州市,设立地级泰州市,辖海陵区、泰兴市、姜堰市、靖江市、兴化市。1997年4月设高港区。

 

    境内各辖地大多历史悠久,汉置海陵县,五代设泰兴、兴化县,明置靖江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