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不锈钢雕塑中的《秦淮之源》
陈仲明
“十里秦淮”,演绎了多少故事。古今诗人、作家的诗词和文学作品中,“秦淮”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也是人们熟知的散文。近日,南京电视台每天播放的文化片中,秦淮河被称为“全国第一条历史文化名河”。秦淮河源头在何处?溧水人认为秦淮河的源头在溧水。
南京溧水境内最值得流连忘返之处是天生桥。站在天生桥上,一条河流穿山而过,一块原本就在山顶的数米之厚的山石横架在悬崖两边的空谷之上,而成天生之石桥。距桥面有十数米之深的河流加上两边的悬崖峭壁,组成险峻之奇景,因此有“南京小三峡”之称。
古时候,为了运输粮食,将溧水之水引入秦淮河,而形成运粮的水上通道,可是山之阻隔,使水无法贯通南北,因此必须将溧水的山石凿通,使水流穿山而过,人们将油浇灌于山石,点燃将山石烧热,再浇水冷却,一热一冷使山石酥软,再将山石运走,日复一日劳作者的艰辛,一条穿山而过的河流就此形成。天生桥的石面有数米厚,是原先的山顶之石,将桥下的石头掏空,于是保留的山石就形成天生桥的桥面。由于这条穿山而过的山中之河,就是秦淮河水之源。
大型不锈钢雕塑,高15米,树立于1996年,据说是当时江苏境内最高的不锈钢雕塑。雕塑整体造型,是根据天生桥的自然形态创作而成,你看,美女自身的身姿和长长的金发垂直而下,如同原本天生桥两侧的悬崖,美女玉手托起的金发,如同天生桥的桥石,而美女身姿和金发之间的空间距离是两边悬崖中间的深山空谷。艺术家的想象何其丰富!
雕塑由江苏美术馆著名雕塑家杨建强先生创作,我所书“秦淮之源”四字,由居住在新街口附近的杜克广师傅镌刻而成。雕塑底座左侧还有《秦淮之源造像题记》,由美术评论家马鸿增先生撰文。碑文名为行书,碑文为隶书。
杜克广师傅是镌碑高手,他镌刻的文字不仅形似,而且神似,形神毕肖中更显刚峻硬朗。杜师傅数年前因职业病(矽肺病)而离开人世,其时他刚至耳顺之年。呜呼,南京失去了一位镌刻石碑的高手。
今日观此图片,不由哀之叹之,杜师傅一辈子以镌石为生存之道,可最终依赖的生存之道却断送了他的生命。劳作者命运的悲切:好人不长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