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游记都是严格地按照我的行走顺序来记述的,这次不同,想到哪,写到哪,基本上按照我的喜好程度。
理坑是我婺源之行的第一站,慢慢行走在巷弄溪畔间,细细品味于日升日落时
所有的古镇都很陈旧,但陈旧中又各有不同,没有精心研读过建筑学,但女人的直觉还是能够让我感觉出古徽州建筑的精细和悠远。
一条蜿蜒的小河,几座古朴的小桥,临河而建的古宅,依河而居的平民,一幅宁远的图画,画中走出聒噪的游人。
理坑和其他村子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房子更临水,临水的房子更陈旧
我喜欢这种斑驳的陈旧,喜欢路边、桥上晾晒的青菜、斗笠和被褥,不知为什么古镇总会让我有种回归的感觉,莫非孟婆汤里倒影过我前世的姻缘,三生石上隐晦着水畔的盟约。总之每年我都要去一次古镇,好像虔诚的信徒去寺庙里还愿一般,就这么慵慵懒懒、散散淡淡地走过了,才会欢欢喜喜、安安定定地过活着,这种感觉真的不是属于诗人的夸张,而是我内心无法言说的一种真实渴望。
转过身来,河水依旧缠绵不断,涣洗姑娘的笑声把我从梦幻之中带入现实
这片土地曾经战火纷飞、曾经歌舞升平、曾经凄风苦雨、曾经姹紫嫣红,但不论如何,今天它如此安然平静。
想不起来古人有没有请牛儿入诗,此时我请牛儿入画!
绕到生活背后,做一个快乐的偷窥者!原来这家有这么大的露台
世世代代村民夹山而居,依水而活,即便站在山顶也看不到溪水的踪影,难道这“鳞次栉比”的徽派古建筑群里徜徉的不是溪水而是流不尽的时光,道不尽的故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