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相关青少年网瘾以及由此引发的犯罪增多的报道,前些日子老农写了一篇《关于逐步取消社会上营业性网吧》的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近年来,青少年网瘾问题已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家长发愁,学校无奈。相关部门虽然出台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等规定,但屡有查办不严、执法不力的现象产生,那些经营者们也常常不按照规定严格执行,采取钻空子、逃避检查的办法,特别是深夜以后,根本就不查看上网孩子们的大小。在网吧上网的基本上都是些大中小学生和社会青年,而且大多以打网络游戏、聊天为主,很少是出于帮助学习、查资料的。有的孩子能连续好几天在网吧上网不下线。有些网吧的经营者为了吸引并揽住那些上网的孩子们,不仅提供饮料、零食、香烟以及泡好的方便面,还有专门的厨房为上网的人提供盒饭等,甚至还为那些彻夜上网不回家的人提供毛毯和怕入厕耽误时间的人提供尿不湿。如此一条龙服务就可以让那些上网的人足不出网吧、昼夜坐在电脑前。看起来似乎网吧的老板们很有人情味,是非常人性化的管理,其实都是为了想着法子赚孩子们口袋里的钞票。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在的网吧不仅仅是提供网络服务,而且还兼具了旅馆饭店的种种职能。另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公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7)》中的调查数据显示,“网瘾重灾区”已由过去的中小学生群体转移至大学生群体。这一点,从各地大学校园附近林林总总、大大小小的网吧就可以得到印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很多网吧已经成了青少年逃避学习或现实的避难所。2005年10月,新闻出版总署虽然发布了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试行)》,之后也研发了一些软件,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所有这些都难不倒那些痴迷的玩家们,如有的用登记多个账号交替使用来破解,有的干脆多个游戏“接龙”。再则,随着电脑大量地下乡进农村,以前环境相对好一些的农村孩子也将会逐渐加入网瘾大军中去,这又是一个更大的隐患。
现在,网瘾尤其是网络中黄赌毒的危害已经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生活学习,毒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危及到了青少年的顺利成长,增大了青少年的犯罪率,严重影响到了社会治安和社会风气。我们常说,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应当切实关怀和教育青少年,使他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对青少年的教育不仅父母、学校负有重大责任,我们的社会也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扬汤止沸不若釜底抽薪。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了确保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鉴于家用电脑的广泛普及、网络已经深入到千家万户等实际情况,老农觉得:
一、应当在短时期内逐步直至全面取消社会上的营业性网吧。为照顾一些经营者的利益,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的经济补偿。
二、为了充分发挥网络的正常功能,以利于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正当娱乐,可将网吧纳入社区和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站建设规划之内,并要严格加强管理。
三、城镇及各大专院校以及各级中小学校可在图书馆、文化活动室内设立上网间,派专人管理,给学生们学习查找资料、沟通信息或适当娱乐等提供方便。
老农的这些文字可能会遭到那些网吧经营者们的不快甚至漫骂。需要强调说明的是,无论是在任何时候、任何行业,我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一定不要忘了社会效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高于一切,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这些我们还有什么不能让步和割舍呢?再说,那些网络经营者们家里也有孩子,我觉得他们也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整天沉溺于网络游戏而什么也不去做吧?(说明: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图片上的文字是老农自己加的,有些人像的面部老农也做了进一步的模糊处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