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 文: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再别康桥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社诗派的代表诗人。曾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和剑桥大学;1922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上海光华大学教授;1923年加入新月社;1931年因空难去世。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散文集《落叶集》等。
老农喜欢诗但不会写诗。最喜欢古体诗可不懂平仄音韵,写新诗既不懂写作的技巧又没有诗人特有的那种激情。虽然不懂诗,可又不喜欢那种只是把散文分行写出来的诗,更不喜欢所谓的朦胧诗,成心不让人看懂。但是,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却让老农觉得分外优美,它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
全诗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据说这首诗是1928年秋,作者再次到英国访问时,旧地重游,勃发了诗兴而写的,作者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也驰骋在无限的想象之中。诗人将具体景物与想象糅合在一起构成诗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融汇为意境,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因了喜欢,便用八行笺把它抄了下来。
博友回复选录:
纸老虎:好一笔行草,太漂亮了!佩服!(2008-02-27 06:16:39)
墨茗轩主:清脱飘逸的书法,很棒,很喜欢!(2008-02-27 09:38:16)
紫丁香:喜欢这首《再别康桥》,从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起。诗的语言有着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每次读心里都软软的,萌生一种特别的心绪;)(2008-02-27
10:02:39)
月明星稀:书法很漂亮,喜欢这首诗,读来爽快轻松.(2008-02-27 11:08:22)
清风客:现代诗入书法,有新意.
百度沂河:只想化作老农背上那只猫眯,好零距离欣赏书法。(2008-02-28 20:33:49)
一叶:一叶喜欢你的字
此行草很有韵味(2008-03-05 20:31:2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