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错了!证据显示汽车不致霾,开车能治霾

前段时间,小排量车购置税上调了50%,据说跟雾霾有关。这还不是最糟糕的,到明年1月1日, 小排量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将彻底消失。
http://image.bitautoimg.com/appimage/media/20170105/w520_h316_b9289d45172b43b490a8b63e9972649b.jpg
就舆论环境来说,雾霾问题确实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尤其当以前人们认为不会发生的红色预警和PM2.5指数破1000进入我们生活之后,像《雾霾之下三位母亲的选择:或离开或开始行动》之类的话题更是传遍了朋友圈。
http://image.bitautoimg.com/appimage/media/20170105/w520_h347_9e55bed98e5c424d9ba93255a7aa8627.jpg
专家们口口声声,汽车是造成雾霾的“罪魁祸首”,国内多个城市对汽车实行了限购限行。然而呢,老百姓们始终想不通:开着XX检验合格的车、烧着XX说达标的油、贴着XX发给的环保排放合格绿标,XX却告诉我空气质量差是汽车尾气造成的,我就纳闷儿了,难道是我们踩油门的姿势不对吗?
http://image.bitautoimg.com/appimage/media/20170105/w520_h374_85bef382939e4d1791e59c8bc0df4d1c.jpg
所以汽车致霾的本质在于,从汽车的生产到销售、年检到报废,以及从燃油的提炼到使用过程,既然每个环节都得到了环保部门足够多的关照,汽车致霾显然是个谣言嘛!
http://image.bitautoimg.com/appimage/media/20170105/w520_h296_33aaa3f1e77b4a84aef669e2fe6d77f6.jpg
根据myauto的理解,汽车不仅跟雾霾扯不上几毛钱关系,家用车开得多了还能有效减轻雾霾危害。
我们先来看一组照片:
http://image.bitautoimg.com/appimage/media/20170105/w520_h346_e8afed5a33c9456d978ff88918fb2292.jpg
北京南站,一辆从上海到达北京5个多小时穿行800多公里的高铁,由于穿越了华东、华北全部重雾霾区,尘埃布满整个车身。网友形容,这就是一颗“奔跑中的茶叶蛋”。
http://image.bitautoimg.com/appimage/media/20170105/w520_h346_a531a5d9da1347a7813c2980cc13a13c.jpg
从车身上的观感来看:这么多的污染物附着到车身上之后,高铁本身也为降低当地的雾霾浓度起到了一定的贡献。
http://image.bitautoimg.com/appimage/media/20170105/w520_h305_5a8baede61c744be90b5f476a667af69.jpg
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霾是一种气溶胶,其污染物在吸附水汽并且膨胀之后,极易附着到车体上。而近期的雾霾不仅“高霾”,而且“高湿”,在高湿状态下,如果列车穿行距离比较长,又途经重度雾霾区域,污染物附着在车体上就会产生污染痕迹。
从高铁看汽车,其实也是一样一样的。
http://image.bitautoimg.com/appimage/media/20170105/w520_h520_ad534bfa17704032bcda341830062504.jpg
很多人可能会注意到这么一个现象,汽车在城市里面行驶一段时间之后,上面就会落下灰尘,有时候这些灰尘还显得特别的脏。这些“灰尘”有可能是肉眼看得见PM 10或者比PM 10更大的颗粒,但一定也包含比PM 10更小的PM2.5以及比PM2.5还要小的微粒。
http://image.bitautoimg.com/appimage/media/20170105/w1024_h768_1b2a15d484e146d28dc61c072ae6a263.gif
这是因为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尤其在干燥的北方气候环境下,空气中的尘埃与车辆表面的摩擦就会产生静电,而静电对于包括霾在内的尘埃是有吸附作用的。这就是在我们的生活感受中,汽车总是比其他东西更容易脏的原因。
http://image.bitautoimg.com/appimage/media/20170105/w520_h345_ddd5f75b89c2409a840b30384243d53d.jpg
好吧,治理雾霾这事儿,如果不是打着环保的旗号乱收钱的话,myauto还是建议某些专家不要乱拍脑门儿了。因为你找不到病根儿又或者总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话,这治霾工程就是治一万年也是治不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