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私人定制能否席卷中国车市?

(2014-01-20 15:44:10)
标签:

汽车

前几天,有朋友给到一个链接,说是大众夏朗在海外已经实现“私人定制”,用户可以随心所欲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各种配置,如引擎、轮毂、车身颜色、内饰等等。在中国,像这样的定制是没有的。

但从历史上看,汽车本来最开始也是“私人定制”的产物。在汽车发明没多久的欧洲,汽车最先是一部分贵族们的“大玩具”。那时候的汽车技术难度不大,要求不高,也跑不了多快。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汽车赛事开始出现,汽车也逐渐走向了社会。

这时候,福特汽车的流水线作业方式迅速改变了行业状况。福特T型车成为了当时最受欢迎的轿车产品。而这种流水化的作业方式所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汽车,也包括我们的生活。

拿最简单的螺丝来说吧,如果不是加拿大人太珍惜其专利发明的话,福特就不会采用六角螺栓、一字螺栓和十字螺栓了。经过福特的手,许多东西被标准化后不经意间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从而给我们带来标准化的、低成本的可靠产品。

然而,私人定制从未离开汽车市场。当产品的平台化和生产线的柔性化被确立之后,仍有一群倔强的汽车人在搞“私人定制”,如前几年打算收购萨博的科尼塞克。虽然它至今家丁不旺但那种倔劲仍然值得钦佩。

一个问题是,私人定制的汽车为何在欧洲不灭而绝迹与中国?是政策的偏颇还是消费者们的不够成熟?

显然,两方面都可以解释。毕竟一台汽车需要数千个零件才能完成,在中国这样地形差异十分巨大的地方,私人定制的汽车产品有可能造成社会问题。

而批量化的“私人定制”或许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拿福特的新蒙迪欧来说,大家都知道这款车具有很阿斯顿 马丁的前脸,外观上极具可看性。但由于过去的隶属关系,福特这般动作并不在专利方面侵犯阿斯顿 马丁的正常权益,因此对于重视外观的消费者来说,这款车型十分具有杀伤力。

而另一方面,福特又把它当家的EcoBoost发动机等等拿了进来,这使得新蒙迪欧不仅具备了与外形匹敌的犀利,同时又让喜欢运动的消费者有了发挥的空间。因此通过科技配置来提升产品的卖点成了新蒙迪欧的热销因素,这里面的“定制情节”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对中国市场来说,改装或许是实现私人定制的好方法,但是毕竟这块市场还处于灰色地带。要想进一步凸显个性风采,市场本身还得更开放才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