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幽成材讀書 |
分类: 有感而發 |
我有個姪女,她覺得自己不是讀書材料,心想著中學畢業後便不再讀書了,情願早點出來社會工作。雖家長極力反對,但最後也妥協了。姪女喜歡做美容行業,找到一家美容學校去學習。無論臉部護理,按摩等種種美容手法和有關皮膚的知識全都要學。這些專業知識,她學得特別起勁,跟在以前學校學習的態度簡直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
學以致用是最好的學習效果。後來她把從工作賺來的錢,存夠了一些資金,便跑去日本進修。跟她聊聊,我感覺她這回變得成熟了,世故多了。她懂得為將來打算,還密籌將來自己發展美容行業的大計,已不是我印象中的長不大的小女孩了。
我覺得她選上自己喜歡做的事,雖工作也是很辛苦,但她能擁有屬於自己的成就感,和一份無比的自信,這才是可貴。
故此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總有它的道理。
人類的學識都是從實踐或興趣而來,結集學識而成書本,藉着前人的學識而相繼下去,我想這個才是教育的本懷。
但現在的教育,大部份只看重成績而忽略學生的求知慾或稱「興趣」,家長們更偏重孩子的成績而力求入名校,結果在優勝劣敗的教肓制度下而造成一些「攻利主導」的心態日增,「利」字當頭的社會也不徑而走。我們可以常發現朋友初認識時,通常總離不開一句:「請問你做哪一行的?」
讀書其實是讓孩子有著基本的知識,而將來每種的行業都有它的不同的專業技能和知識性的要求。所以最要緊是先找到自己有興趣的事來學,這才會事半功倍。
有些孩子喜歡某些課外的東西,不代表荒廢學業沒出息,說不定有一天會成為一個甚麼,甚麼的專家呢!正所謂「行行出狀元」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