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吉林白城向海自然保护区丹顶鹤蓝风摄影 |
分类: 浏览大好河山,记录美好时光。 |


蒙古黄榆,这可是向海保护区中的宝贝,这里的黄榆林是亚洲最大的蒙古黄榆林,面积约50平方公里。蒙古黄榆树是亚洲稀有树种,属于榆科、榆属,是天然次生林,是干旱地区沙丘岗地上特有的树种。据说蒙古黄榆有和胡杨一样的生命特征,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


这片位于吉林省西部通榆县境内的向海自然保护区,地处科尔沁草原中部,西边与内蒙古科右中旗接壤,北与洮南市相邻。面积105467公顷,全区南北最长45公里,东西最宽42公里,总面积105467公顷。我脑补了半天也没有想象出来这105467公顷到底有多大,只知道很大,非常的大。
树干上左侧是保护区的工作人员用塑料布包裹起来,达到一种物理防虫的效果,保护区内的这些植物是严禁使用农药防虫的。右边的树干上长出的野生菌差点被同行的小伙伴当成是灵芝。
产在树洞里的鸟蛋,不过由于长时间被树洞中的积水浸泡,一起过来的保护区的老师说这几个鸟蛋已经坏掉了,孵不出小鸟了。让人感到很惋惜。
向海自然保护区中全部是土路,路上有着深深的车辙印。就算是天气好的情况下,一般的轿车是不太好通过的,很容易托底。
美丽的丹顶鹤,这群保护区中的精灵,飞起来的样子实在是太优雅了。这里在1992年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白鹳等珍禽及其栖息生态环境,属内陆湿地和水域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同年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评定为具有国际意义的A级自然保护区。


向海总水域面积为12441公顷,沼泽面积23654公顷。区内南部有霍林河贯穿东西,中部有额穆泰河形成的草原沼泽,北部有洮儿河引水灌溉系统,三大水系在向海区域内形成大肚泡、付老文泡等22个大型泡沼。经过多年的摸索发展,目前丹顶鹤的繁育技术在这里已相当成熟,目前种群数量已达到200多只,是全国第二大人工圈养丹顶鹤种群繁殖基地。

和过去不同,现在丹顶鹤繁育过程中人工干预已逐步减少,大多是成年丹顶鹤母体亲自孵化。为了给丹顶鹤营造一个良好的繁育环境,这里的鹤舍都是模拟大自然底色修建的,分区科学,采光合理。但作为迁徙鸟类,对其野化训练保证其顺利进入野生种群,仍是工作人员亟需攻克的难题。
东边晴西边雨,这些的天气在这里是经常出现的,头顶是厚厚的云层,但在远处,左边正在下雨,右边却彩霞满天。向海自然保护区内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古朴原始的生态环境,实在是太宝贵了,好好的保护起来也算是给子孙后代留下的一片无比珍贵的生命绿洲。


位于向海保护区管理局所在地西南4公里处,三面环水,一面临山,植被多样,灌木葱茏,环岛水域内,蒲草苇荡高可过人,茂密连片,最值得一看的当然还是这群经过人工驯化的半散养状态的丹顶鹤。
这些养尊处优的丹顶鹤,在这样的环境中健康的生活着,它们一点都不怕人。完全可以和它们零距离的接触,人和动物在这里居然能可以如此的和谐相处。

据介绍,目前保护区内丹顶鹤除了佩戴传统的带有固定编号的彩环外,还在皮下植入能够识别谱系的智能芯片。对于一些进入野生种群的丹顶鹤,为了研究其迁徙路线,保护区还会专门为其安装太阳能卫星跟踪器,这是非常先进的技术手段,能搜集到丹顶鹤所处的经度、纬度、海拔等位置信息。通过这些,我们能得到它迁徙时间、停歇时间、迁徙距离等数据。

据介绍,目前保护区内丹顶鹤除了佩戴传统的带有固定编号的彩环外,还在皮下植入能够识别谱系的智能芯片。对于一些进入野生种群的丹顶鹤,为了研究其迁徙路线,保护区还会专门为其安装太阳能卫星跟踪器,这是非常先进的技术手段,能搜集到丹顶鹤所处的经度、纬度、海拔等位置信息。通过这些,我们能得到它迁徙时间、停歇时间、迁徙距离等数据。

据介绍,目前保护区内丹顶鹤除了佩戴传统的带有固定编号的彩环外,还在皮下植入能够识别谱系的智能芯片。对于一些进入野生种群的丹顶鹤,为了研究其迁徙路线,保护区还会专门为其安装太阳能卫星跟踪器,这是非常先进的技术手段,能搜集到丹顶鹤所处的经度、纬度、海拔等位置信息。通过这些,我们能得到它迁徙时间、停歇时间、迁徙距离等数据。

据介绍,目前保护区内丹顶鹤除了佩戴传统的带有固定编号的彩环外,还在皮下植入能够识别谱系的智能芯片。对于一些进入野生种群的丹顶鹤,为了研究其迁徙路线,保护区还会专门为其安装太阳能卫星跟踪器,这是非常先进的技术手段,能搜集到丹顶鹤所处的经度、纬度、海拔等位置信息。通过这些,我们能得到它迁徙时间、停歇时间、迁徙距离等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