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市场竞争中“鲶鱼效应”
(2009-12-08 09:00:03)
标签:
张起淮航空航线运输外国杂谈 |
分类: 新闻报道 |
近期出现了一系列国外航空公司兼并重组的事件,航空联盟也逐渐发展壮大,这两种途径的目的都在于降低运营成本、抢占市场,提高竞争力。目前世界上有三大航空联盟,许多大型国际航空公司,都是这三大联盟的成员。我国的国航、南航、上航等航空公司也通过加入这些联盟拓展自己的国际市场。
我国民航业有充足的市场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民用航空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国际航空运输业由于全球金融危机遭受严重打击的情况下,我国今年前三个季度旅客周转量同比提高20.6%,货运量也有大幅提升,运输总周转量位居世界第二。我国许多航空公司都开设国际航线,或与外航进行代码共享,但总体上的格局是“内强外弱”,由于服务质量等一系列因素,在国际上我国航空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并不高,国际航线的经营也不占优势。另外,即便在国内航线中,也存在大型国有航空公司与民营廉价航空公司、民用航空运输业与高速铁路运输业的竞争。面临这样的环境,除了提高自身服务质量之外,还应当合理配置市场资源,增强我国航空公司的整体竞争力,比如国有大型航空公司以干线航空、国际航线为主,而民营航空以支线航空、廉价航空为主,扩展自己的运输网络。尽管目前存在一些亏损情况和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正如“鲶鱼效应”所反映的原理,外航进入我国市场必将促进和激励我国航空公司的发展。
前一篇:航空黑名单:判决甚于谋杀
后一篇:嘉湖阁业主们的及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