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太原双塔寺

(2010-07-16 12:10:27)
标签:

山西

光圈

健康

镜头

旅游

分类: 图游中国·人文古迹

【山西】太原双塔寺

【山西】太原双塔寺

【山西】太原双塔寺

【山西】太原双塔寺

【山西】太原双塔寺

【山西】太原双塔寺

【山西】太原双塔寺

【山西】太原双塔寺

【山西】太原双塔寺

     都说“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河南”。山西是中国地面文物大省,地面建筑,遗迹居全国首位,质量数量都很高,如晋词,五台山,恒山,云岗石窟,王家大院,乔家大院,平遥古城等等。很是令人心怡。差旅在外,适逢特价机票,便以汽车票的价格从首都飞到太原,作了一次短暂的太原周边之旅。

    在网上研究了一番,选点:双塔寺、晋祠、蒙山大佛、平遥、乔家大院、双林寺、王家大院。

    从市中心出租车起步价便到了双塔寺。

    太原双塔寺始建于明代万历中叶,大约在万历二十五年至三十年之间(公元1597——1602年),距今 38O余年。位于太原市城区东南方向,距市中心四公里左右的郝庄村南之向山脚畔的双塔寺,本名“永祚寺”。”  《晋书·乐府》说:“永祚,犹远祚也。”可见“永祚”一词,似有“永远传流,万世不竭”的意思。这就是寺名的来由和含意吧。
     后因其寺内那两座”巍峨壮观,耸入云端的古塔,引人瞩目,才被世人习呼为双塔寺。久而久之,真正的寺名渐不被人注视,而俗称却家喻户晓,尽人皆知。

     双塔寺的建筑方位,一反我国千百年来寺院建筑坐北朝南的传统习惯,因地势而拓建,居高临下,坐南朝北。可谓背拥太行群峰,面俯汾水一带。身临其境,凭着古老的塔身,可广瞰古城太原之全貌,晋中盆地之沃野千畴。双塔平面为八角形,每边长4.2米,周长33.6米。底层高7米,由下而上每层作规律递减,共13层,全高54.85米。塔身全力砖石结构,外表饰以精美的砖雕,承托着辉煌的硫璃飞檐。檐上装有细致精巧的琉璃鸟兽和花卉,檐下又有一圈佛像浮雕;宛如一围华丽的玉带,,其雕工之细致,形象之逼真,都显示了明代砖雕艺术家的匠心和才华。塔顶为八角攒尖式,顶端竖以特制的琉璃葫芦顶,摩天接云,使全塔显得更其高危。塔内有折转攀登的石阶,循之可上最高层。

     解放战争期间,地势较高的永祚寺成为太原外围的重要防御据点,阎锡山的第四十三军军部就设在这里,阎军炮兵的观察哨就设在塔上,解放军侦察兵一度跟随永祚寺僧人入寺侦察。1949年四月,双方为争夺双塔要塞发生激烈交战,为遏制阎军炮兵火力,解放军用重炮从东山轰击双塔防御阵地,宣文塔中弹,二到八层被炸飞半边。从此,残破的宣文塔与日渐倾斜的文峰塔在一个个暮日斜阳间坚强挺立,历经三十多年风雨之后,在1984年被修复。1986年,当年指挥作战的原63军军长郑维山重游双塔寺,不无惋惜地说:“当时不打就好了。”解说员回答说:“当时打是需要的,现在修也是应该的,人民是理解的。” 
    永祚寺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有其鲜明的特点。一是坐南向北,与一般的寺庙正好相反。二是极富特色的砖结构建筑,寺内殿宇不用一钉一木,是明代典型的无梁式建筑。第三历经沧桑的双塔。第四是花开富贵的明代牡丹。第五是堪称书林瑰宝的碑廊。

   在双塔寺碑廊中,最引人注目的却是清初依旧拓摹勒上石的苏东坡醉书《赤壁怀古》刻石。据说,目前苏东坡《赤壁怀古》刻石全国仅存两处,一处在湖北黄州,另一处就是双塔寺。

   双塔是太原的标志,古太原八景之一的“双塔凌霄”直到今天仍是太原久负盛名的风景名胜,它的身影甚至还出现在太原市的市徽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