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一,早上去公司,刚到楼下电梯口,就听见一阵争吵声。过去一看,原来是住在楼上的一对老年人和一个瘦小的棒棒发生了争执。听老婆婆说,他们老两口准备搬点东西,在楼下和这个棒棒讲好了价钱,棒棒也没有反对。谁知道棒棒上楼后并不说话,等到把东西搬出电梯就变卦了,要求老人多给几块钱,否则他就只帮他们把东西搬到这里(当时讲好是搬到门口并放上出租车的)。听到这里,大家纷纷指责这个没有职业道德的棒棒,并七手八脚的帮老人把东西放进了门口的出租车。在一片责骂声中,那个棒棒悻悻地离开了。
重庆是一座山城,爬坡上坎路不平,这样的特殊环境就产生了特殊的职业—棒棒军。其实以前就有这种职业,只不过当时都是城市里的穷苦人才做这些事,被叫做“提包包的”、“下野力的”或者“挑夫”。到了八十年代初,随着周边大量农民的涌入,才叫“扁担”和“棒棒”了。
他们大多诚实可信,有自己的职业道德。他们从农村到城市干活,靠的是自己的双手。他们的辛勤劳动为千家万户提供了方便。但是,由于来到城市的棒棒太多,也不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甚至一些农村里的“二流子”和“混混”也混入了这个队伍,给城市也带来了许多具体的问题。
第一次接触棒棒:是刚参加工作的1988年。
当时,一次单位间的羽毛球友谊赛在我们单位的操场举行,我被推举为比赛的裁判。而刚好那段时间因为施工,操场上堆了许多未及清理的建筑垃圾。我只好去求助街上的棒棒,那时侯棒棒还比较少,好容易找到了一个中年棒棒,10块钱成交。他从上午10点一直干到下午近5点,总算弄出了一个干净、整洁的操场。他用歪歪扭扭的笔迹,给我写了张收条,签的名字是“下力人”符连模,这是个忠厚、诚实、守信的劳动者。
后来我下海经商,大量的货物搬进运出,和棒棒的接触也逐渐多了起来。从一开始为一两块钱和棒棒们争得脸红脖子粗,到现在放心地把价值上千的货物交给棒棒帮我送(不用跟随),对棒棒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在和棒棒的交往过程中,有两件事情让我记忆深刻。
记得那是1997年,当时成渝高速公路才通没几年,当时我供职的四川某公司从成都由成渝高速路的大巴车给我发来10件货,我接到大巴车司机的电话,赶快租车赶到了车站。办好接货手续,司机刚打开大巴车行李箱,一群棒棒(大概7、8个)如狼似虎的冲了过来。未等我发话,就立刻钻进货箱,挤成一团,用手紧紧抓住货物的编织带,但他们并不把货拉出来,其中两个用脸朝着我,很得意的样子。意思是这些货他们吃定了,而且人人有份。大巴车司机也在一边提醒我,说这帮人欺软怕硬,前几天就有一个浙江商人被他们讹了,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就麻烦了。要赶快作决定,否则……
我顿时火冒三丈,从后面揪住那两个人的后脖领,把他们两个从行李箱里抓了出来,立刻给了他们两个一人一耳光,勒令他们站成一排。那群棒棒立刻就老实了,乖乖地站在那里让我挑选。我还是就挑了那两个挨了打的,给他们的力资也比平时优厚一些。现在想来,我当时的反应是过分了一些,不过,车站码头历来是比较混乱的,非常之时如果不狠一点,那些欺软怕硬的家伙,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俺那10件货可是价值5、6万哦!
还是97年,江北刚开发没多久,许多农田一下子就变成了小区商住楼,新建了许多条路,让人也着实迷茫了一阵。一个朋友搬了新居,邀大家前往庆祝乔迁之喜,我欣然前往。殊不知回来时,在他小区附近迷了路,怎么也找不到公共汽车站了,而且也根本打不到的。看见路口地上坐着几个棒棒,连忙前去问路,不料其中一个家伙眼皮一翻,洋洋得意的说:“我当然知道,但我不告诉你,除非你肯出5块钱。”气得我痛骂了他一顿,而且立刻就有将他痛扁一顿的想法,幸亏同行的朋友把我劝住了。不过,现在来看,那几个家伙倒挺有经济头脑的。
经济社会,人欲横流,棒棒毕竟不是“雷锋”,从贫困的地区来到繁华的都市,他们也在经历着各种各样的“诱惑”,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至此,偶的“棒棒系列”就暂时告一段落了,本来打算写写那些棒棒中的成功人士“曾经的棒棒”的,可惜材料和PP实在难弄,就暂时到这里打住吧,呵呵!(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后记:近几年经过多次整治,重庆的“棒棒”还是好多了,管理也规范多了。要提醒朋友们注意的是:来重庆,在车站、码头需要棒棒搬运行李、货物,第一一定要先讲好价再搬,第二最好找单个的棒棒,看见一大帮人来纠缠,一定多加小心,而且对他们一定要凶一点,尽量少吃亏,呵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