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未名文戈
未名文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16
  • 关注人气: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重庆有望成为西部门户

(2009-01-20 13:38:46)
标签:

房产

加工制造业

文化城市

大中城市

宋明

西部地区

财经

分类: 中國西部雜志

重庆有望成为西部门户
文︱本刊记者 上官辰

重庆有望成为西部门户

宋明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门户城市是一个地区出入与内外交往的中心城市。从目前来看,西部地区的城市还不具有全国有影响力的经济或文化城市。但如果从未来能对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以及从未来的发展潜力、走向和参与国内外产业分工合作来看,重庆的可能性更大。而在推进农村改革的新一轮改革浪潮中,西部地区的第一要务是加快城市发展。

 

具备哪些条件才能成其为一个门户城市?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宋明所长单刀直入地指出,门户城市是一个地区出入与内外交往的中心城市。“从目前国际公认的门户城市来看,一般门户城市,一是在地理位置上必须是某一较大区域内的综合交通枢钮所在地。二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上必须是自身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能对外部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特别是对门户城市腹地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和牵引作用。”
从目前来看,宋明认为西部地区的城市还不具有全国有影响力的经济或文化城市。要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城市一般经济社会发展都比较发达。如上海、北京等城市,其经济综合实力都比较强,辐射带动能力也较高。纵观西部地区城市,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从均水平,西部地区的城市都有很大差距。

 

重庆在西部瓶颈中崛起
内文抽文: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深化的背景下,制约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瓶颈,主要有四:一是西部地区的城市经济结构不合理,抗风险能力弱;二是西部地区城市基的础设施较差、功能不够健全,社会负担重;三是西部地区城市生态环境较差,后继发展乏力;四是体制转变过程中,社会矛盾复杂。

宋明向记者解释说,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基础设施投入已不足以成为西部城市快速推进的“瓶颈”。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深化的背景下,制约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瓶颈,主要有四:
一是西部地区的城市经济结构不合理,抗风险能力弱。同全国城市平均水平相比,西部地区城市的第二产业中的资源型产业比重过大,相当一大部分西部地区的城市发展了半个世纪仍然以原材料主导,加工制造业发展严重不足。加之自然的天然屏障,城市与城市之间缺乏紧密的产业配套协作,多数为产业同构,相互竞争较强,而第一、三产业发展又严重滞后,大区域性产业集聚型城市形成的各种要素不具备,致使西部地区相当一部分城市规模只相当于东部地区的一个镇。
二是西部地区城市基的础设施较差、功能不够健全,社会负担重。许多西部地区城市的市政建设依赖于资源型企业,企业与城市之间依存度高,而由于资源渐趋枯竭和企业改制,城市的建设投入明显不足。
三是西部地区城市生态环境较差,后继发展乏力。一方面是随着资源型工业的发展,城市污染日趋严重,另一方面是脆弱的生态环境,使得西部地区城市化成本过高,进而导致西部地区城市的生态灾害也严重地阻碍了城市的发展。
四是体制转变过程中,社会矛盾复杂。以资源型为导向的西部地区城市既承担一般城市的经济社会综合服务功能,又承担国家发展能源、原材料的产业功能。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地方财政拮据,致使西部地区的资源型企业既要生产经营,又要办社会,履行着双重职能。由于企业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地方政府难以进行宏观调控。
“但随着发展,西部地区的城市完全有条件和可能成为全国最有影响力的经济或文化城市。比如,重庆、成都和西安等。”宋明心中的西部门户城市有所锁定。
宋明指出,近年来重庆、成都、西安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在一些国际影响比较大的评估排名上,他们几乎成了西部地区领头羊。“应当说,这三个城市未来都有可能成为西部地区的门户城市。”
“但如果从未来能对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以及从未来的发展潜力、走向和参与国内外产业分工合作来看,重庆的可能性更大。”在宋明看来,这不仅仅是因为重庆是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更主要的是重庆有雄厚产业基础、发达的科技和金融;重庆与成都都同时成为国家城乡统筹发展的综合改革试验区,但重庆有黄金水道――长江,使重庆又与中部的武汉城市经济圈、长株潭长产业带和长三角经济区的联系更是其他城市无法替代的。

 

加快城市发展是西部第一要务
内文抽文:加快西部城市发展,第一个方略是,必须加快工业化进程,尤其是加快西部地区大中城市的工业化进程;第二是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要以大中城市为重点;第三是以重构西部地区城市经济网络体系为目标,优先大中城市的卫星小城市和城镇;最后一个是要积极推动大城市、特大城市的一般加工制造业向中小城市扩散,要推动大城市一般型的加工制造业向中小城市扩散。

以刚召开不久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为契机,宋明认为在推进农村改革的新一轮改革浪潮中,西部地区的第一要务是加快城市发展。纵观世界各国加快城市发展,结合西部地区的自然特点,他为西部城市发展开列了四个方略。
第一个方略是,必须加快工业化进程,尤其是加快西部地区大中城市的工业化进程。对于西部地区而言,工业化是西部地区不可逾越的阶段。因为西部地区的城市不可能都成为交通枢纽,也不可能都成为贸易中心。一定程度上讲,没有工业化就不可能有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并且也只有加快了工业化,才能实现大中城市带动农村发展。
第二是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要以大中城市为重点。有效的耕地面积不足是制约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根本。而西部地区的城市化问题,已不是简单的人口集中在城市的问题,而更多的是小康社会的建设和社会稳定的问题。如果仅凭其现有的经济条件完成城镇化,既浪费土地资源,也不利于产业集聚。事实上,西部地区发展落后,重的原因就是远离大中城市的消费带动和产业扩散。因此,要加快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必须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的大中城市发展。
第三是以重构西部地区城市经济网络体系为目标,优先大中城市的卫星小城市和城镇。一方面,要以现有的一些大中小城市或城镇为基础,根据现代综合运输条件、区位条件、资源条件以及人文历史条件等所形成的物流、人流、信息流,选择一些近年来经济科技发展较快,基础设施较好,对外开放步伐较快,已进入成长发展阶段的发展潜力较大、发展前景较好的城市或城镇,通过政策的推动,形成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另一方面,要重新构设新经济中心,特别是构设对发展贫困地区经济起重要作用的中小型经济中心。
最后一个是要积极推动大城市、特大城市的一般加工制造业向中小城市扩散,要推动大城市一般型的加工制造业向中小城市扩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