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未名文戈
未名文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616
  • 关注人气: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水田园城市  未来城市竞争力的新支点

(2007-05-12 00:42:46)
分类: 讀城雜志
 

成都VS新加坡

山水田园城市

未来城市竞争力的新支点

 

曾经,人们在乡村里梦想城市。

现在,人们在城市里梦想乡村。

自然与和谐,才是人类真正归宿,城市的归宿是走向自然。

在与新加坡领事馆接触过程中,我们感觉到,成都打造“锦城花郭”的山水田园城市与新加坡的花园城市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花园城市,在城市病中崛起

环境被污染、生活空间变得狭小,城市变得拥挤,城市人身心疲惫不堪,城市生活节奏过快……200多年的工业文明在给城市人创造巨大市场、众多就业机会和巨大财富的同时,也给城市和人带来了难以估量的破坏。

所以,以著名智库“罗马俱乐部”为代表的“零增长理论”及其相关学说大张旗鼓地反对济增长,反对城市化,呼吁人们从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回归自然。

其实,早在1898年,英国学者埃比尼泽"霍华德九在其著作中勾勒了他的花园城市或田园城市“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专家评论,霍华德的理想城市模式,远远超出了城市发展本身的可塑框架,实际上已是一项全面的社会个改运动,作为新建城市的试验是可以的,但全面普及与推广则十分困难。但是,在笔者看来,这种理念对现代城市的规划思想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20世纪80年代,花园城市、绿化城市、自然城市等思想席卷发达国家城市建设与规划界,美国新建的一些城市以及莫斯科的总体规划都受到这股思潮的影响。尤其是许多美国人赞同杰弗逊的观点,认为城市是一个充满罪恶和腐败的地方,高尚与美德是乡村的和农耕生活像联系的。美国人早已不以住在大城市为自豪,小城之人反而更骄傲些,小城人以小为美,从没想过要改变它。

因此,倘若成都要打造现代山水田园城市,不能不与现代美丽的“花园城市”之国新加坡切磋一番。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亚里士多德说过:“智慧必须应用于设计都市,以获得居住条件的最大利益。”

20世纪60年代中期,新加坡政府就提出要把国家建设成为“花园城市”。 新加坡的所谓花园城市,就是将一些居住型的新镇布置在中心城区的周围,这些新镇之间以及新镇与中心城区之间以绿带、花园、空地等相隔,以快速交通网络相连。

通过30余年的努力,新加坡已基本实现了这个规划目标,被公认为世界上最适合居住的城市之一。这应证了一个道理,一个有计划建设起来的城市,犹如一部有序构造而良性运转的大机器;而当一个城市整体而有序地持续发展时,它便带动、体现了一个区域的文明进程。

去过新加坡的人可能都有深切的感触,现在,新加坡市内已建成50多个各具特色的公园和花园,有数不尽的绿树、草坪和花圃。全市的地面除铺砌物以外,都有绿草覆盖,真正做到了“黄土不见天”和“水泥不露面”。高密度的人流没有给人拥挤、杂乱的感觉,倒像置身于清洁美丽的大花园中,市民与游人心旷神怡,悠然自得。

据专家分析,新加坡建成美丽的“花园城市”之国的经验主要有:一是政府部门宏观控制,管理到位。新加坡政府明文规定,在建设新房时,建筑物只能占计划用地的35%,其余65%都用来绿化。二是人人动手,全民参与的原则。新加坡上至总理、部长,下至普通百姓,都积极参加美化和绿化城市工作。三是注重经常性环境保护。新加坡人把教育、基本设施和强制执行三者有机结合,持之以恒,深入人心,人人都养成了爱护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

要让成都走向世界,让世界消费成都,新加坡的城市建设经验应该是可以攻玉的。

 

锦城花郭,成都生态城市指日可待

虽有言必称古代的嫌疑,但中国古代的城市建设的确很注重人与自然的协调,融山水园林于城市和宅院之中。进入20世纪90年代,许多城市注意到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形象是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山水田园城市”这样一种城市形象对于集聚资本、技术、人才和信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山水田园城市”建设自然促进经济增长,同时还能够直接带动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20063月,在成都市建委发布的《成都城市特色塑造》课题报告中,成都的生态特色已被定位为“锦城花郭,活水成都”。报告建议,成都的城市生态风貌建设分三步走:

近期定位为“锦城花郭入画图”,启动“两山四江(河)”生态建设和景观工程,初步形成城市园林绿化系统框架,再现花团锦簇的花郭和绿阴掩映的锦城。

2010年前为中期,定位为“清波绿林抱重城”,营造沿城市重要水系、道路、公共设施走廊的防护绿带,保护都江堰水系的生态敏感区域。

2010年以后定位为“锦江春色大水系”,整治和重开金水河、御河等城内水系,并按唐宋城内四大主渠、八大沟脉及众多小水脉、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水脉地理,重新整治城内水系,全部建成主城区东南西北四方的四大湖,恢弘锦江大水系的都市景观。

在中国“花园城市”发展浪潮中,成都没有落伍。成都没有明确提出建“山水田园城市”,但从上述报告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规划与建设者们深知,仅仅有省级或国家级园林城市的称号是不够的,应该接受和遵循国际上普遍认可的建设“山水田园”的理念,把城市当作一个大花园来建设。

(本文经新加坡共和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审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