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史文化遗产   城市特色的精致标签

(2007-05-12 00:39:52)
分类: 讀城雜志
 

成都VS庆州

历史文化遗产

城市特色的精致标签

 

“成都是一座很特别的都市,所以要找一个与成都类似的韩国城市有点难”,大韩民国驻成都总领事馆朴铜先总领事直言不讳。

“成都是一个既能看到中国灿烂的历史,同时又能看到辉煌未来的具有魅力的都市。因为这里有象征过去科学的都江堰,也有象征未来科学的IT产业。成都是历史都市也是现代化都市,在历史遗址较多的这方面相比较,我推荐韩国的庆州。”

 

城市历史文化不是冰冷的“古董”

经过自330日发出采访函到425日审稿,以及期间在《读城》杂志揭幕式上的接触,在笔者看来,朴铜先总领事之所以推荐庆州,是因我们彼此有这样一种默契: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首先是一个水库,它蓄积着可能成为人们依恋对象的历史文化宝藏;其次,过去的、传统的东西以及历史文化遗产对于现代都市人的功用,还表现在它们可以拓展人们的验空间。此外,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对于现代都市人而言,还是一种精神的慰藉和审美的渴望。

韩国古代文明的摇蓝庆州就是这样的城市,一座历史文化浸润出来的现代“恬静” 城市。据说,古都庆州是韩半岛从高句丽、新罗、白蒂到被新罗统一之前(自公元前57年至公元935年约一千年的时间)新罗的首都,举凡山地、溪谷,都有王陵、石塔、佛像、寺庙遗迹,故庆州历来有“露天博物馆”的美称。

应该说,天府之国独特的“和谐、包容”的形成,跟庆州的“恬静”一样,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具的风土人情孕育的结晶。“一年成邑,二年成都”,2300多年的建城史,让这座“锦官之邑”名正言顺地登上了中国24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宝座,更为今天的成都人积累了三国文化、道教文化、金沙文化、“蜀戏冠天下”等诸多不可复制的城市记忆资源。

 

城市人注定难以跳出传统的掌心

光怪陆离、醉生梦死、变幻莫测、信息急剧膨胀的现代都市生活,很容易使城市人产生这样的想法:过去、传统都已经死亡,未来是不存在的,惟有现在才是真实的。于是,在我们这个城市化、城市现代化的时代,传统的东西似乎是与现代的东西格格不入的,历史文化遗产往往容易被等同于“无用”。

不过,城市人注定难以跳出传统的掌心。诚如希尔斯所言,记忆是个贮藏器,它收藏着人们过去的经历,以及人们从载入史册并被牢记的活着的或死去的他人经历中获得的知识。

因为拥有最具韩国特点的自然景观以及新罗时代的遗址,庆州每年吸引八九百万国内外游客前去参观。换句话说,在文化旅游的极强磁力下,每年至少有八九百万人在去追寻韩国古代文明的记忆。

与庆州相比,成都的城市历史文化吸引力对都市人似乎还要致命些。成都市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6年成都接待国内游客4003.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6%;接待入境旅游者58.0万人次,同比增长15.9%。这两组数据说明,随着人们消费能力和消费品位的提高,杜甫草堂、武侯祠、青羊宫、文殊院、昭觉寺、永陵博物馆、金沙遗址等成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掌心”正炙手可热。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塑造城市特色的重中之重

正如当代著名作家、画家冯骥才先生所说,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虽然中国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建设方面进展迅速,但是,在规模空前的城市化、现代化浪潮中、历史文物、古建筑和古城风貌的毁坏也是十分严重,“不亚于以往‘大革命的洗礼’,如果说大革命是恶狠狠地砸毁它,这次则是美滋滋地连根除掉它,因为这是一次‘旧貌换新颜’”。

H.Lgarnham认为,城市的鲜明特色与强烈的地方感受取决于建筑风格、气候、独特的自然环境、记忆与隐喻、地方材料的使用技艺、重要建筑和桥梁选址的敏感性、文化差异与历史、人的价值观、高质量的公共环境、日常性和季节性的全城活动等方面。毋庸置疑,这些因素中,历史文化遗产是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特色的东西,如何创意丰富的成都历史文化遗产,塑造世界级的成都城市特色迫切地摆在成都人的面前。

如果说庆州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什么值得我们借鉴的话,笔者认为是他们那强烈的保护意识。据介绍,在韩国民众中有54%的人信教,而在信教者中51%的人是佛教徒。因此,佛教寺庙得到了更多的重视,修建和保护得更好也是理所当然之事。举这个例子并非倡导在成都大兴佛教,而是想说明,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成为一种社会共识,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

除此之外,要明确界定古城、历史地段、历史文化等保护范围;同时,要经过立法程序,完善全国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确保法律文件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以及可操作性;更重要的是,要拓展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筹集渠道和方式,完善资金保障政策,增加保护资金投入的绝对数量。

(本文经大韩民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审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