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资抢滩磨合本土

(2006-11-03 09:42:05)
分类: 天府早報
外资抢滩磨合本土
天府早报  http://morning.scol.com.cn/ 2006/11/03

  成都一直是西南(乃至西部)地区真正意义的金融中心,也是外资行开拓西部市场的首选地。而房地产这块诱人的经济大蛋糕,更是以其巨大的利润吸引了多种投资渠道注资成都楼市,尤其是伴着加入WTO的步伐外资(包括外商直接投资)急遽涌入。2006年年底中国金融业即将履行入世承诺全面对外开放,成都地产行业将遭遇外资洪水猛兽还是迎来国际财富天使,将给成都楼市带来哪些影响?
  借势WTO   热钱砸向成都楼市
  近10年来外资对成都房地产市场一直情有独钟,早在1998年成都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来源已经包括国内贷款、债券、外资(含外商直接投资)、自筹资金、自有资金、集资、定金及预收款以及其他资金来源,当时外资(含外商直接投资)投资已达6.4726亿元,占同年总投资额的5.37%。
  中国政府签署入世协议以来,外资在成都的投资额更是节节攀升。去年,成都市房管局统计数据已经显示,成都房地产开发投资“外资增幅明显高于内地资金投资增幅”,截至2005年春季,入驻成都的外资房地产开发企业总数达到53家,其中法人企业为45家,“入市资金超过人民币100亿元”。
  今年9月份,国家外汇管理局、建设部联合便发布了《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外资进入房地产市场,但这并没有影响外资对成都楼市的青睐。成都市统计局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仅今年1-9月,外资砸向成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为34.80亿元,占总投资额的8.39%,较1998年全年增长437.65%。
  攻城战略   多模式分利成都地产
  根据入世承诺,自加入时起允许外国金融机构向所有客户从事外汇业务,无地域限制。随着利率及汇率的调整,外资通过金融产业传导机制将渗透到成都等二线城市房地产业的各个环节中,对整个行业的未来变动起到深刻的影响。记者调查发现,外资抢滩成都地产已经出现以下几种模式:
    一是直接注资参与房地产开发。如2003年9月新加坡企业盛吉立以4、4亿拍下土地969亩打造卓锦城今年9月初,英国排名第三的斯嘉伯房地产公司投资10亿元人民币成立成都谢菲联置业有限公司,借“以商养球”的名义全力向成都房产界进军即是一例。这种完全以独资的形式来投资成都房地产的模式,它与其他抢滩方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拥有完全的控股权和经营权,而缺点是新的外资公司融入成都本土市场需要有一个过程。
  二是与本土地产公司强强联合。10月24日刚刚成立的四川置信凯德实业有限公司即是一例,该公司由成都本土地产龙头成都置信与亚洲最大上市地产公司新加坡嘉德置地全资子公司凯德置地集团以50:50的比例合作成立,注册资本为7亿元人民币。凯德置地总裁林明彦先生一语道破了此类外资投资模式的优势所在,“相信置信凯德既能秉承凯德置地国际化的发展经验和强有力的专业支持,又能拥有成都置信在本土的品牌优势,和项目开发能力、当地操作经验和网络资源等”。
  三是投资合作开发地产项目。这类外资抢滩成都房地产业的例子也屡不鲜见,如“印尼钱王”李文正携力宝集团投资3亿元人民币与盛唐实业联袂包装力宝大厦。这种投资方式的特点在于,针对一个项目外商一部分资金,具体的运作都交由合资的中在执行。它也具备了“强强联合”型的资金、技术等优势,但双方仅是项目合作关系。
  此外,国际金融还通过银行、基金和信托等方式分利炙手可热的成都地产。自2003年成都人民币业务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华侨银行(1997年进驻)、东亚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花旗银行及即将获批的荷兰ING银行等国际金融巨头
  都先后入驻蓉城。很明显,这些金融机构带来的是大量资金,为成都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提供了多种选择渠道,但它不直接参与项目开发。
  发展策略   各显神通融入本土
  成都特有的休闲文化渗透在房地产开发的
  各个环节,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论外资采用哪形式抢滩成都楼市,但都会面临一个相同的问题:这些“洋女婿”们怎样才能在成都生存得更好?如何才能尽快融入成都本土?
  与攻城战略类似,为了在成都这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扎根,外企和外资融入成都楼市的发展战略也是异彩纷呈。这些招数主要有:
  第一招是打文化牌。文化是一个民族和一座城市的精神灵魂所在,外企和外资融入成都房地产业打文化牌是深谙认同文化便容易促成生意的商业经的表现。成都置信董事长杨毫表示,置信与凯德置地合作的基础在于双方认可的社会责任感、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而新成立的置信凯德要奉献给成都市民不仅是预计在2014年前建成的25000套住宅,更重要的是传递出企业的大气、实力、可信赖感、亲和力、人性化以及充满活力的感受等人本理念。而力宝集团董事长李文正先生则是把“和为贵”的中华传统思想应用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提出“双胜共赢理念”,他认为:做生意,眼光要放远,“争千秋而不计较于理”。
  第二招是打国际牌。新加坡吉宝置业董事长林子安表示,他们公司所到之处都在践行着“致力于成为本区域首屈一指的房地产开发商”的国际化经营理念。为满足成都市民国际品质的居住需求,吉宝置业以“独具动感的极简主义建筑线条”在寸土寸金的锦江河畔开发了粼江峰阁,意在重新定义成都的品位生活。在成都走向国际化的道路上,人居也在追求与国际接轨,外企和外资的房地产设计理念、配套设施打国际品质牌很能俘获人心。
  第三招就打品质牌。外企和外资融入本土就打“高品质”,这并非缺乏创意,而是精心的营销策划。为全力配合成都市政府向东向南得发展计划,盛吉立在城东副中心启动的千亩大盘卓锦城,便号称“这是成都楼市第一个由纯外资地产开发商投资修建的大型新镇住宅项目”。成都盛吉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关德安表示,他们凭借外资优势“本着‘把花园城市原味运到成都’的开发理念,并集合盛吉立强大的公司优势将‘卓锦城’建设成为城东的实力大盘。”
  外资影响   推进成都楼市国际化
  外资多种形式的进入,对成都房地产市场会带来哪些影响?金融市场的开放,外资更大规模的进入对成都房地产市场、开发商和购房者会带来哪些影响?外资在成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西南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博士生导师杨继瑞教授表示,外资大量进入成都房地产业对成都楼市而言是把双刃剑,但总体来说利大于弊。首先,外资的进入为房地产开发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来源,这是最现实的好处。其次,有外资的参与房地产的开发、经营都将融入国际化的运作理念,这是推进成都房地产业走向国际的一个捷径。此外,外资的涌入在提升成都房地产业素质的同时,还给购房者带来了房屋质量、品质等保证。不过,他提醒,随着今年年底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将有更多的外资投向成都房地产业,有关部门要做好预防外资的急遽涌入对内资产生过大的冲击。
  上海五合智库地产金融专家邹毅也有同感,外资的进入给成都楼市提供充沛开发资金的同时还将大大促进成都房地产业的国际化进程,让本土企业在与外资企业同场竞技中,可以学到很多先进的开发经验,特别是为当地带来了更多的相关专业人才。他特别指出,外资更大规模的进入将给成都市民带来两大好处:一是让购房者能享受到更国际化的居住环境和更先进、丰富的配套设施;二是成都聚集更多的外资企业与本土企业开发项目,让购房者既内选择本土产品又能选择国际化产品,选择空间扩大了。早报记者  赵华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