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文淵齋隨筆 |
新政下的开发商
——几家欢喜几家愁
中国中国房地产市场似乎“病”了,需要政府用“政策”来医。政府相继下了一些列针对房地产市场的“猛药”,并且这些“药”似乎有所开始见效,去年是上海市高涨的房价回落,今年是房地产的高官和高管理纷纷落马。在中国房地产市场上打拼的“老总”们这一两年大概都很烦心,但在采访中笔者发现,几家欢喜几家愁是“老总”们面对房产新政的众生相。
在报道中,笔者曾把新政下的开发商分为乐观派、理性派、慎重派和悲观派,在这里谈房产新政的影响同样适用。
在乐观派看来,系列新政对他们肯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看好政策调空下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前景。华新国际总经理助理吴晓晖就认为,“国六条” “90大限”的规定对于那些已取得施工许可证的项目或者已经按原大户型规划在建的区县项目,90平米的限制对其不仅不受影响,还因此成为稀缺产品。
多元置业营销策划总监牟德文属在理性派,他曾告诉记者,“由于客户群是相对稳定的,开发商的实力水平与其抗风险能力是成正关系增长的”,(系列房产新政)的诸多限制给大开发公司带来的资金压力相对较小,面对压力只需对开发项目做局部调整,因此对实力开发商新政影响不大。他向记者透露了其公司应对“90大限”的策略,即一方面依照细则相关规定做好自我调整,另一方面期待政府有适应成都区县房地产开发实际的细则出台。他相信,“90大限”对区县楼市的影响不会出大问题,理性的做法是既 不观望也不必盲目执行还没有配套地方细则的“新国六条”。
慎重派,又可称作观望派,在系列房产新政面前,他们不愿意向媒体发表任何声音。鉴于以往新政的执行效果,他们大多对所有新政都是持观望态度。但正如成都尺度地产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山传海所说,观望派们其实早已做好应对措施,不过推测他们目前所坚持的市场策略未必会太大改变。
悲观派视房产新政如洪水猛兽,他们认为系列新政给公司及个人都带来了沉重打击。在九部委“国六条”细则出来第二天,有深圳开发商便在疾呼“还要人活么?大不了不做房产了!”成都某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副总经理接受记者采访时曾坦言,“90大限”就像一把利剑刺痛他们的心,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前期规划成本,还让他们对未来区县楼市的前景表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