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闲言碎语 |
以下是著名“才女”安意如“名作”《陌上花开缓缓归》中的片段:
第19节:陌上花开缓缓归
书载绿珠亦能诗,才藻为石季伦所重,不仅颜色之美,所制《懊侬曲》甚可诵。东粤女子能诗者,自绿珠始。《懊侬歌》本是应石崇的酬唱,绿珠一方面怀念家乡,一方面难舍石崇,心情错综复杂,内心矛盾重重,有苦难言。所以经常唱《懊侬歌》,抒发心中烦恼。她所唱的《懊侬歌》诗云:“丝布涩难缝,令侬十指穿。黄牛细犊车,游戏出孟津。”这首诗因绿珠的特殊身份,更因表现出的深挚纯情、美妙幽婉的声调,被诩为南国明珠的“首唱诗”,影响极大。
其实绿珠的《懊侬曲》在格律上并不完全押韵。这点不严谨反而显出古乐府的活泼好处。古乐府尤其是《清商曲辞》,并不完全拘泥于韵律。在诗歌结构上,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也缺乏有机的紧密联系,但全诗情辞恳切,格调委婉,又运用了灵巧的形象思维,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有很多人竞相模仿。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的《懊侬曲》:“藕丝作线难胜针,蕊粉染黄那得深”明显袭用了绿珠的描写手法。明开国功臣刘伯温的《懊侬歌》是这样写的:“白鸦养雏时,夜夜啼达曙。如何羽翼成?各自东西去。
曲名《懊侬》。懊侬,懊侬,听来仿佛有丝丝怨意。绿珠却至死没有怨过任何人一句。她留给后人宛如落花随风坠崖般的从容凄美。这般无怨无悔,果敢节烈正是历代文人骚客对她赞颂不绝的原因。
绿珠死于公元300年。600年后,杜牧来到石崇生活过的金谷园旧址,眼前物是人非,触目荒凉。杜牧提笔写下了: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木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杜牧的心境是复杂的。我想,他肯定是对绿珠有同情和肯定。然而,在很大的程度上,杜牧叹息的对象是金谷园曾经的繁华。所以,我们听到了杜牧对于曾经的繁华发出了由衷的惋惜:“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木春。”坠楼人是这样在杜牧的诗中出现的——落花犹似坠楼人。绿珠的悲苦凄惨、无辜无奈都变成了杜牧笔下的落花,女人彻底化为了物,变成了后世男人悬想“繁华”时的一个参照,成了男人观照历史时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概率事件。
第21节:陌上花开缓缓归(21)
杜牧的诗无意中透露了诗歌中情爱的秘密——女性的爱恨情仇已经被男人们遗忘。他们的思维里只剩了“繁华”,能令他们感慨的也只剩了“繁华事散”,真正让他们拈笔为文的直接因素则是“流水无情草木春”。
……
参考书目、篇目:
《晋书》
《乐府诗集》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绿珠》
《掩埋于唐诗宋词中的四具肉体》
安意如大方地交代了自己的参考书目和篇目,让我们来看一下《掩埋于唐诗宋词中的四具肉体》相关段落:
二, 绿珠
《晋书》如此记述绿珠的故事:摄政王赵王伦的亲信孙秀垂涎石崇婢妾绿珠的美貌,便派使者前去索要,面对使者,石崇坚决地说,绿珠是我的最爱。孙秀得知石崇抗命,便陷害石崇,石崇为了自保,决计孤注一掷,企图推翻赵王伦,后事泄,赵王伦派军队前来抓捕石崇,面对到来的一切,石崇对绿珠说:“事情发展到如此程度,全是因为你的缘故。”绿珠从容作答:“既如此,我愿以死报答。”话毕,绿珠随即跳楼身亡。
600年后,杜牧来到石崇生活过的金谷园旧址,物是人非,杜牧提笔写下了如下诗句:
繁华事散逐香尘
流水无情草木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
落花犹似坠楼人。
杜牧的心境是复杂的,然而,在很大的程度上,杜牧叹息的对象是这里曾经的繁华。
石崇是中国奢侈史上的巨擘,也是一个指标性的人物。所以,我们听到了杜牧对于曾经的繁华发出了由衷的惋惜,“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木春。”坠楼人是这样在杜牧的诗中出现的——落花犹似坠楼人。绿珠的悲苦凄惨、无辜无奈都变成了杜牧笔下的落花,女人彻底化为了物,变成了后世男人悬想“繁华”时的一个参照,成了男人观照历史时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概率事件。
《晋书》如此记述绿珠的故事:摄政王赵王伦的亲信孙秀垂涎石崇婢妾绿珠的美貌,便派使者前去索要,面对使者,石崇坚决地说,绿珠是我的最爱。孙秀得知石崇抗命,便陷害石崇,石崇为了自保,决计孤注一掷,企图推翻赵王伦,后事泄,赵王伦派军队前来抓捕石崇,面对到来的一切,石崇对绿珠说:“事情发展到如此程度,全是因为你的缘故。”绿珠从容作答:“既如此,我愿以死报答。”话毕,绿珠随即跳楼身亡。
600年后,杜牧来到石崇生活过的金谷园旧址,物是人非,杜牧提笔写下了如下诗句:
繁华事散逐香尘
流水无情草木春
日暮东风怨啼鸟
落花犹似坠楼人。
杜牧的心境是复杂的,然而,在很大的程度上,杜牧叹息的对象是这里曾经的繁华。
石崇是中国奢侈史上的巨擘,也是一个指标性的人物。所以,我们听到了杜牧对于曾经的繁华发出了由衷的惋惜,“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木春。”坠楼人是这样在杜牧的诗中出现的——落花犹似坠楼人。绿珠的悲苦凄惨、无辜无奈都变成了杜牧笔下的落花,女人彻底化为了物,变成了后世男人悬想“繁华”时的一个参照,成了男人观照历史时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概率事件。
这就是诗歌中的情爱的秘密——男人已经忘记了情爱,他们的思维里只剩了“繁华”,能令他们感慨的也只剩了“繁华事散”,真正让他们拈笔为文的直接因素则是“流水无情草木春”。
我只想问:这样的“参考”是否有些过分?
以前曾爆出安意如抄袭江湖夜雨的八卦新闻,因为我对江湖夜雨的作品向无好感,并且曾在天涯社区对于江湖夜雨的所谓作品公开表示蔑视(我在天涯社区用的ID是“卢布”),所以,可想而知,我对抄袭江湖夜雨作品的人该有怎样的蔑视。谁知,今天我竟被同一人抄袭,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