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国近水楼台客观存在茅台鞭炮声育儿 |
分类: 家庭婚姻 |
进入农历腊月份年味渐渐浓了,正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在这个传统的充满喜庆和团聚的节日里,有一些人却正在为此烦恼发愁,离春节越靠近一天,他们的心似乎就越惆怅一些。听说女儿的小伙伴孜孜一家人今年又不回家过年了,只因为去年他们在回家过年的事情上闹了一些不愉快,所以今年干脆不回去了!哎,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感受不到过年的喜庆了呢?是客观存在还是自寻烦恼呢?看看周围形形色色的朋友,似乎都有各自不同的理由。
一、剩男剩女逼婚族
男女被“剩下”的原因很多,高房价买不起房子的有,迄今没找到满足自己要求的也有,觉得没必要结婚那么早想自由几年的也有。但是一旦男人过了30,女人过了27,8后当爹妈的就急了,因为在好多父母的眼里,女人一旦30前没有把自己嫁出去就绝对是“被挑”的货了。所以每次回家过年好多父母见面后询问“是否有对象了?”的问题绝对排在前三个问题之列,不光是父母,去拜访长辈,亲戚时基本第一个问题就是“啥时候结婚啊?”,就这样,长辈朋友们的一个个“关心”变成了大龄剩男剩女的负担,甚至变成了反感和恐惧。
二、工作不顺心钱包不鼓的
在中国的几个大节里,过年就意味着烧钱。不知道各位博友有没有感触,即使在农村里,昔日朴实的亲戚有的也开始看给“礼品多少,钱多少”来定“人情”了,更何况在城市里了。在越来越物质化的今天,虽然这种“物质”交情的不是全部,但绝对不在少数。肯定不以给钱多少而减少关心的也只剩下父母了,而我们最需报答的正是无私奉献的双亲啊!少了谁也不能少了父母的。而这一切都是需要金钱开路的,过个年不为面子,即使过得去也起码需要个万八千的,钱包不鼓能不为难么?
三、2010年刚完婚的
毫无疑问,这是人生一个转折点,由以前年年腻歪在自己父母身边,由父母做自己爱吃的饭菜不同了,你需要从心理上和行为上做重大调整。不管到谁家过年,肯定自己的心里充满了对父母的浓浓思念,才知道在自己家里过年是多么难忘和不舍,所以今年刚结婚的第一个年只要不是在自己老家过的肯定会闷闷不乐,女性尤其明显。不仅如此,由于是第一个年,你还需要表现的积极一些,帮着做饭洗菜啥的,总之不能跟以前在自己家里那么随便舒服了。
四、媳妇不愿跟着回家过年的
这个问题尤其在小夫妻都是独生子女的情况下更是明显,如果夫妻老家相隔的比较远,一旦协调不好就会把“过大年”演变为“吵大架”,大老爷们过年没有把媳妇领会老家过年会很面子,但又不想和媳妇闹,夹在中间不是一般的痛苦啊。在这个问题上,只要做好双方父母老人的工作,其他都好说,去谁家都行,过年不就是为了老人开心么?现在把老人聚集一起,轮流过年等方法都可以尝试解决。
五、家庭不温暖的
这种群体是最痛苦了,不回家过吧到了年三十听着别人家的鞭炮声和团聚笑声会特难受,回家吧因为各种原因和父母关系不好的又不愿意回去。活着的要珍惜,等老去的时候回头想想,神马都是浮云,所以想开吧。
六、需要给领导送礼的
估计这部分人是最痛苦的了,为了机会,为了升迁,为了近水楼台,不得不给领导,领导的领导。。。。挨个打点,要知道这可不是小数啊,茅台都涨到2000一瓶了。而且花钱还要硬挤出笑脸陪着笑,领导接受了还行,有些人需要打游击似地,需要四处堵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