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酬文字
(2014-03-10 16:51:27)
标签:
文化 |
祭南海神文
維年月日,謹以清酌庶羞之奠,昭告於南海廣利王之別院曰:吁我尊王,戒此海疆;含藏萬類,贊養多方。南陬是賴,溥濟檣航。既佑既治,澇旱靡猖。仰承靈助,敢用祈禳;惟神赫止,應感如常。大庇遐邇,無間雨暘。並貺新政,再開華章;條理吏治,夢想得償;中夏文化,剝極復光。民安國懿,泰然永康。願垂昭鑒,伏維尚饗。
一、南海海神祝融,封為廣利王。歷來祭南海都只祭他,無祭龍王者。因龍王是受印度佛教影響的民間傳說,不入祀典。
二、祭是持肉而祭,無肉非禮。因為祭文結尾說“尚饗”,若無酒肉,難道請神來吃花嗎?若無肉,就不能稱為祭,最多只能是奠或薦。當地人給我看的過去那些祭文多弄錯了,主禮者看來也不懂。
三、祭文中,祭人與祭神是不一樣的,對死人才說嗚呼哀哉,對神怎麼能嗚呼哀哉呢?過去那些祭文,許多作者不懂體例。
四、頗發明王之夢,聊塞世俗之請。
碑以記事,濫觴於漢,後乃競以文書雙美為貴。風雅者輒復蒐輯眾品,聚焉成林。南北多有其例,然無如慶陽環縣之壯觀者也。
夫周道始興於慶陽,人文蔚蔭乎隴東。典章粲具,墨藻流芬,久矣為西北物望之所歸,甚哉其賢聖之相繼焉。
近世以來,復以革命事業為國人之先導,罡風飚起,海宇塵飛,其效迄今猶且未已。
故邦人感奮,莫不自勵,博物君子楊學科即其一也。篤心藝事,夙善收藏,擷鳳一毛,集狐千腋。積廿載之功,遍徵海內書家二一三人,題寫毛公潤之沁園春雪詞。主題既倡,規模復侈,聚五侯之鯖,禿千管之兔,窮珊網之蒐羅,究霸才之道術。
收輯已備,更於東老爺山銘石刊碣,造就碑林。翰墨緣深,稍存一代之史;風人不廢,欲申周原之氣,識者莫不嘆絕,詫為壯舉。
考東老爺山又名興隆山,乃西北道教勝地。邇者,王謙、吴麗華、何英禪諸縣長相繼發展紅色旅遊,建有曙光壇、紅軍長征紀念廣場等,而畫龍點睛,厥在碑林。吾知其將動四海之觀瞻,或可垂諸永久也,故謹為之記,以述其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