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當年勇

(2009-12-18 12:05:00)
标签:

杂谈

  在珠海辦完儒學大會,回到北京,累得不行。劉東兄卻說读了我的《国学入门》,心有所动,遂与陈来兄商定,要我去他們清華國學院开个讲座,「向我们介绍一下兄台早年兴办国学学府(当然规模远为宏大)的种种经验」。昔年舊事,泰半忘卻,承他們看重,不能不勉強來簡單提提當年勇,遂於十七日講了一次「傳統書院教育的再生:台灣一些經驗與討論」。

  講回來,竟恰好有原來佛光大學之老學生寄信來,問:「您好嗎?雖然不曾特意音問,但相信每個龔校長時代的學生都曾有過一種異樣的熱切,充滿對學術的熱情,也同時以為學校與自己是相連的。因而那段時間雖然不算長,但整個學校的氛圍是很特殊的、是會令人記在心的」。信中還附了一篇她的舊作,談她當年在佛光大學就學時的體會,大概有點撫今追昔的意思。這對我自然也不免有些觸動,因剛好可與我在清華所講略相印證,故錄存如附:

            

           坐忘林美:入學一月記   
 
「自在」是自受用的,「自由」有時卻是別人的恩惠。「自在天」裡,除了讀書,沒有任何負擔
~ ~我只覺得幸福,卻什麼也說不清楚 ~~

              生命學研究所王麗珍
 
  初來林美,只記得離礁溪車站不遠,便一路蜿蜒山林中,有些美、有些深、有些村野、有些荒僻、有些靜得過度,也有些雲深不知處,路面比「九彎十八拐」窄一半的九彎十八拐中,心頭自不免帶著探詢、也有些忐忑。
  正式進入大學之門了,路面清潔寬廣,道旁樹苗正要勃發,給人一種「就要到家」的感覺,一時狂心頓息亂心竟歇;順著明敞的德祐大道,直須前行,沿途隨著地勢彎轉升高,勒石刻境亦層層升高:離垢天、淨居天、廣妙天、善慧天、自在天…。

  從來不知道,那樣幽深彎窄的小徑長路之後,可以是這樣的天寬地闊;也從來不知道,安心回望時,那曾曲折幽暗、叫人擔心難過的歷程,其實還是有被自己忽忘的美麗。人之生、人之再生,是否皆如此?登高後再回顧曾經,今日之我顯已非昨;只要自家身心不惹塵,由「離垢」漸漸脫染,終必將登臨自在之天。我十分願意如此相信及祝福。

  古雅潔莊是學校建築共同的特色,從「自在天」往下走五分鐘,是我們的宿舍,我愛極了這個小窩;往上走三分鐘則是我們的教學與行政大樓,常令人想歌欲舞樂徘徊。我喜歡「雲起樓」這個名字,我永遠記得第一次在上課時成捲的雲霧湧進教室所帶來的興奮歡呼與悸動,我不只喜歡「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那種究竟探尋過後的釋然滿足與安在,我也喜歡「風起雲湧」英雄際會般的壯志豪情,我更喜歡「雲心自向山山去,何處靈山不是歸」的無邊自在。

  全世界再沒有一個學校可能有這樣古典大方的課桌椅,無論上課或寫書法,都讓我們覺得自己「古色古香」「詩書自華」忽然身價百倍;學校採精銳教學,平均每六個學生擁有一位老師,即使只有一個學生選課,學校也照樣開課,當我不必擔心可能妨礙他人或添累老師而與老師深談徹論時,我真真體會到古代書院師徒制的好處。宿舍二十四小時供應熱水,加上庶幾媲美「五星級」的盥洗設備,使各種作息習慣的學生,在倦讀之後,都有無上方便。

  來這裡讀書,遠比我原先預期的美妙太多!尤其在離開學校多年之後,重新作單純的學生,加上我從高三開始,受到家道變故的影響,似乎沒有享受過青春快樂的學生生活,珍惜之情尤甚一般。

  愛從每個廊角壁間恣情林美之美,喜由轉身側目之際俯仰風雲開闔;藍天長在雲常在、碧海長在濤常在、林樹長在花常在、山泉長在聲常在…..不叫浮雲遮望眼,唯將心清廓似鏡。最最愛從「雲起樓」的中庭向龜山望去,我不見得總能看到龜山,但我也決不強步到穿堂極處,我就是喜歡在這個似空若盈的角度,享受「君臨天下」的感覺。東向穿堂口像是宇宙大千的視窗,這個視窗充滿 fantacy,經常煙霧繚繞,不一定看清什麼,卻包羅萬象;什麼都在腳下眼底,卻什麼也都無上無界。朝嵐虛無、暮雲縹緲,就在這時而清晰時而模糊的肆意凝神裡,我愛上自己──愛上自己的自在。
  我只覺得幸福,卻怎麼說也說不清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