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溪茶旅 

(2009-01-05 09:22:16)
标签:

杂谈

 

    抵廈門,續辦書法展﹝在鎮海路七十二號,張宏兄的宏寶齋。其詳可見宏寶齋網站﹞。

    三十日去布展,一切安排停當後,三十一日便抽空去安溪。之所以跑這一趟,因緣是吳興元這幾年一直協助我出版書的事,《美人之美》《向古人借智慧》都是他經手交給百花文藝出版的,《文學散步》則由他自己印出。他是安溪人,安溪茶到北京來推廣時,我原擬出席茶會而不果;他找我去他安溪老家採風,安排了若干次,我也都不能成行。此番既到了廈門,選日不如撞日,立刻聯絡了廈門政府辦公室陳守舉兄,煩他派車讓我去安溪一踐夙諾。

 

    守舉乃我老友,屢來廈門均由他招呼。亦能作舊詩。有年我與舒婷、劉登翰跟他喝酒,把他弄醉了,送回家,老伴很心疼。第二天我寫了幅對聯送他,略示補過之意,曰:「多情懷酒伴,餘事作詩人」,他很喜歡。我最近出的一冊散文集,也用這句話做了書名,意中不免想起這類詩酒過從的歲月。我集中還有一首〈廈門口占贈陳守舉〉詩,他亦很珍視。一年我在廈門,他備了紙筆請我寫成中堂。白鷺洲飯店那天恰好冷氣維修,酷熱難當,桌子又太小,我脫了上衣,把床板翻起來,趴在床板子上揮汗寫之。回憶起來,亦成趣事。每次來廈門,他都想邀我一道去永定等處玩。我說這次不麻煩了,你公務繁忙,我自己去吧!

 

    興元聯絡了他中學老師謝文哲先生,謝先生現已任安溪宣傳部副部長,講好了參觀事宜,遂上路。

 

    不料由同安轉安溪,由於路標標示不清,路人報以繞行山路,竟越走越遠。山縈路繞,雲霧封之,耗了很大勁才抵達安溪。原來,安溪雖距泉州與廈門皆不遠,但地處戴雲山東南坡,群嶺連綿起伏,境內有千米以上高山百餘座,故道路難行至此。千米以上的山坡成年雲霧繚繞,正與台灣各茶山地勢相似,無怪此處亦為茶鄉也!台灣的鐵觀音茶,也就是由此地分種出去的。

 

    安溪的茶,當然不只是鐵觀音。鐵觀音發現並焙製成功甚晚,乃清乾隆以後的事,早期的茶,如五代時安溪首任縣令詹敦仁有〈與道人介庵遊歷佛耳,煮茶待月而歸〉詩云:「活火新烹涧底泉,與君竟日款談玄,酒須逕醉方成飲,茶不容烹卻足禪……」,又北宋宋子安《東溪試茶錄》載:「堤首七閩,山川特異,峻極回環,勢絕如甌。其陽多銀銅,其陰孕鉛鐵。厥土赤墳,厥植惟茶。……茶生其間,氣味殊美」。這些茶都不是鐵觀音,甚至也不是烏龍。

 

  這次我到安溪,去爬了清水巖,此乃天下清水祖師廟的祖庭。當家招待我喝了一種茶,類如甜菊般,十分甘甜。據云乃清水祖師昔年發現並植栽至今的,僅幾株,每年產量三數斤,專供廟裡待客之用,移植則不活。這茶便與烏龍一系逈異,可見安溪一地,茶種十分複雜。如今主打鐵觀音這一品牌,不免獨沽一味,對茶史少了挖掘,對其他茶種之研究與開發亦少了關注,我以為是比較可惜的。

 

  再說,唐敦仁與同道去遊佛耳、烹茶論禪,這事更與在清水巖喝茶一樣,十分重要。茶禪一味,風氣形成於晚唐。但過去論此風氣,或推源於武夷,或溯本於山東,沒什麼人注意到安溪,安溪今亦不太發揚茶禪之風;世之論茶禪者,率皆矚目東瀛,這似乎也是可惜之事。

 

    另外,安溪鐵觀音,這一名品之形成,應與《東溪試茶錄》所說的地理特質有關。因安溪蘊藏鐵礦,目前鋼鐵產量居全省第二。這種地質所產之茶,含鐵高,茶湯色深,有時表面甚至會泛起一層淡淡的鐵繡紋,故爾得名。

 

  如今地方傳說,乃予以神化,或說觀音託夢給魏萌,魏氏採栽回來,種在鐵鼎之中,故名鐵觀音;或說書生王某奉呈御飲,皇帝以「其茶烏潤結實,沈重似鐵;味香形美,猶如觀音」為由,賜名鐵觀音。凡此,皆鄉人野談,不可信據。堯陽村與松岩村各持一說,彼此爭鬨,尤可不必。這次我也去拜訪了魏萌的後人魏月德。他曾在茶王賽中奪魁,號稱茶狀元。我很喝了幾泡他的好茶。但總以為茶狀元之稱本即不經,自來只有茶博士,並無茶狀元。茶的發明權或發現權更難考稽,談之亦無益。英國美國根本不產茶,可是人家的星巴克、立頓紅茶,暢銷行全世界,每年的營業額是安溪茶業總產值的多少倍,足證爭辯起源頗為無謂。何況這些傳說又都不能解釋鐵觀音為何以鐵為名呢!今之鐵觀音,焙製時著重其香型,有清香濃香各類,可是茶湯大抵偏於金黃而非深褐,恐亦乖於古法。

 

    雖然如此,鐵觀音畢竟仍是茶中絕品,在安溪一路喝來,齒頰留香,喉韻甘醇,感覺至美。不禁向謝先生等建議辦些活動,讓我再找些朋友來安溪玩,品茶、謁孔廟、登清水巖、遊茶都而論茗,濯安流以瀹懷。當然,還可以吃狗肉。謝先生知我要來,特地去訪了狗肉、鹿肉,佐以安溪的湖頭米粉、肉蛋湯、鴨湯豬腳、燜燉羊肉等,配上安溪白酒曲斗香,大暢余衷。食畢,再飲他一盅鐵觀音,嘿,到現在寫遊記時還懷念著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杭州詩戲
后一篇:人事變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