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講學

(2007-10-22 18:40:52)
标签:

文化

  

  南下珠海,在聯合國際學院講「中國文學中的自然」二講。另邀峨嵋派武術大師吳信良來,講述並演示峨嵋武技。

  

    峨嵋派被金庸害慘了,令人一想到峨嵋就想起滅絕師太及那一幫尼姑,網路上更是一大堆煞有介事的胡扯,說是女人的門派,以致峨嵋派竟成了蛾眉派。武俠小說影響力之大,實是厲害!其實峨嵋乃少林之外,史實最明確、歷史最久遠之門派。派內支系眾多,五花八葉,各擅勝場,兼有僧、道、俗、俠各色人物。近年推廣宣傳不及少林武當,故不甚為人所知,實在可惜了。

  

    與吳先生講論完了以後,我便轉去番禺,與陳肩會合。次日再由廣州轉往東莞,去找白義海。白是崆峒派太極門掌門。崆峒上代掌教王進(號燕飛霞)前幾年過逝,其妻為日本人,故在日本成立國際崆峒武術協會,並有道館,白義海則仍在大陸發展。但崆峒畢竟較為僻遠(遠在甘肅平涼),推廣不易,因此近年又到廣州東莞來。我追蹤崆峒派有年,前此在天水失之交臂,今才訪得他原來跑到海邊來了,所以此番特意尋來。

  

    崆峒派被今人認識,恐怕也只從金庸的《倚天屠龍記》來,以為崆峒絕技即是七傷拳。實則崆峒無此藝,該派內有飛龍門、花架門、太極門等。我到東莞找到白義海,推手玩了一會兒,便被拉去吃新疆大盤雞。

  

    在廣州,另在「嶺南大講堂」講了一場。現在各省都辦大講堂,上個月我在江蘇大講堂講,今則在此。都是省委策劃的,但此間則由人文學會具體承辦。本來要我講道家的藝術精神,我覺得這個題目講的人多了,特別是徐復觀先生的大作珠玉在前,故可以不再講,改說「儒家的藝術精神」。此题,徐先生講不了,牟宗三先生也講不了,讓我來講講看。

  

    講會由羊城晚報何龍主持,講畢用餐時,總編輯張宇航也來。我談到報社在對漢字文化方面應做些社會教育推廣工作,諸君咸以為不謬。

  

   餐畢陳肩陪我去東莞。他的古詩聯語,昔年頗為錢鍾書所賞識。因說起錢對當代學人之評騭,陳云他曾據錢說撰一聯語云:「胸無墨、心無竅、目無珠,余欲無言,看上庠三無教授;腹有書、筆有神、身有膽,天如有道,知野屋大有文章。」這是他的遊戲筆墨,我就不敢如此說了。他又說某次道逢王敬羲先生,王拿出一張紙片,原來是高陽向王介紹可去他女友開的一家餐廳試試菜,隨手記的地址。陳乃作一絕云:「落拓緇衣有淚痕,不須更說美人恩,酒家遙指知何處,片紙珍藏墨尚溫。」此亦戲作,聊以備掌故。

  

    陳肩醉心詩歌聯語,談話總不離如何推廣此道,看來這便是他的宗教,我愧弗如。因說到十一月一日我要在北京「國學小院」講學,同時也擬請陳興武兄在那兒辦一個詩社,凡對作詩、賞詩、談詩有興趣的人,都可以去聚一聚。不會作也無妨,敎一下格律,五分鐘就會了。能掌握格律了,再稍潤瀹其詩心,自然便能詩言志。陳興武把這個詩社取名為「燕鳴詩社」,燕是燕京、燕會、燕居之意,燕燕嚶鳴以求友,故以此名。他並作有社聯云:「燕羽差池倚秋社,鳴笙宛轉探春詩。」陳肩也和了一聯說:「燕子詩中風欲賦,鳴鸞社裡雨將來。」希望這個詩社將來確能如二位所善禱善頌地發展起來。

  

    至於我的講會,十一月一日準備先講一個總題,以「文化的分與合」分疏中西學術之基本性格,底下再從《論語》講起,二日講「學」而時習之,三日講學而「時」習之,四日講學而時「習」之。地點在雍和宮對面孔廟後之國學胡同,晚上七時至九時。同來講習,不必束脩,唯有場地茶資二十元而已。若要樂捐,則歡迎,多多益善,哈哈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書同文
后一篇:國學講習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