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取締私塾有用嗎?

(2006-08-27 13:10:25)
 
  上海近日關閉了「孟母堂」,令各辦學機構不無惴惴,深恐哪一天忽然也說你違法,便把你的機構封了。其次,關閉一個機構,到底是只針對個案,還是意在打擊一大片,不准這一類教學活動繼續進行,行政部門未及早說清,以至傳言揣測紛紛。

  如今教育部才明確說是反對所有的全日制私塾形態的教育。理由是此類教育違背了〈義務教育法〉嚴格保障九年義務教育之精神。
 
  為什麼?教育部云:在外國,孩童可以在家裡讀完義務教育課程,可是在中國就不行,必須進合法的學校。若想讀四書五經、傳統文化,只能在假日去補習。家長集合起來自己教小孩,就是「私塾」。私塾太封閉,學生學不到學校裡那樣的與人相處能力、自立精神,而且學不到許多愛國主義教育內容及軍訓活動等。
 
  話倒也說得明白,教育乃國家權力,豈容你私人來分杯羹?在外國可以,在中國可不行。所以不要談愛迪生,或古代千千萬萬由私塾培養出來,有自主能力又能與人善處的文豪與賢哲。中華傳統文化重要,愛國主義教育才更重要哩! 
 
  我並不想譏嘲大陸的教育部,只想指明這是一個過程。現在的所謂全日制私塾,其實就是台灣從前的「森林小學」。森林小學成為一種社會運動,發展為如今的社區大學,已漫漫二十年,迄今亦仍在與教育國家化的既有體制角力中,又妥協又抗爭。大陸顯然也已走上了這條路。「孟母堂」的辦學方式,例如家長高度參與投入、收費較高、學生人數較少、自編教材等,均與森林小學不謀而合。如今雖遭取締,但不準備屈服,擬提出行政申訴。這一種抗爭態度,也彷彿森林小學當年之作為。他們顯然會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這個起步十分重要。 
 
  當然,孟母堂畢竟不同於森林小學。主要不同,在於孟母堂或大陸這類新興民間具有改革意義的自辦學校,大抵都強調國學,甚或以國學為主。台灣則較強調森林、自主學習、溝通互動等。這是兩岸不同社會文化環境使然。大陸社會目前有文化斷層後急欲接上傳統的渴求,所以不只小孩子希望他能濡養一些傳統文化教養,就是大人也普遍有此需求。北大清華復旦,到處都在開國學班,企業家學國學,竟成時髦。清華的國學班都開到上海了,上海人送小孩去上孟母堂之類私塾,又有何可怪的呢?
 
  何況,每個時代的復古都不是真要恢復古法,而是對當代的批判與反抗。談國學、讀四書五經,其實就是對現行教科書的不滿;辦私塾,就是對現在的中小學不滿;家長自己教,其實就是嫌老師教得爛。因此,教育部取締孟母堂,倒不如注視這老百姓對教育不滿的心情,好好改造改造自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