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

标签:
杂谈 |
中国作家协会迎春联谊会大会堂现场:舞蹈《春节序曲》(中国煤矿文工团舞蹈队)摄影:李强
老人们说,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是小年。这一天似乎是对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的提前预演。既然是预演,这一天能够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就自然要对住了一年的房子进行一番大扫除。虽然,大扫除不一定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但它给人们一种春节的倒计时的紧迫感。除旧迎新的含义,就在这种家庭每个成员参与进来的大扫除活动之中了。
记得那时候,常常会看到父母用旧毛巾捂着脑袋,披着旧衣服,手中各自拿着一把长柄扫帚在清扫着家里各个房间的墙壁和窗户。记得当时还是孩子的我,也会参与进去,但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好。我显得张皇失措,不知道从哪儿下手。有时候,大人呵斥之下,我就拿一块抹布去擦窗户玻璃。这样的集体劳动并不陌生,在上学的时候没少参加过,但我总是在这种集体劳动中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做着别人分派的活儿。
临县伞头秧歌过后,是由后生家扮演的划旱船的白胡子老汉,随后是披红挂绿的年轻男女在随着咚咚锵咚咚锵的敲打在尽情地扭动着秧歌。这个时候,有的孩子会喊:喂,快看!胖子的爹!胖子的爹真的也在里面扭呢,而且扮演的是猪八戒!于是,孩子们都喊胖子猪八戒。紧接着,过来了大头娃娃,大家都笑了。大头娃娃戴着的头套与整个身体不成比例,给人一种夸张滑稽的感觉。大头娃娃又是孩子们学校的体育老师。再后来,骑毛驴的小媳妇回娘家,一扭一扭地过来了,更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
新华书店门口,在过年这一天仍然有摆书画摊子的个体户出摊。我通常这个时候就不再跟着秧歌队跑了,一个人到书画摊子前翻检半天,最终在个体户的游说下买几本新版的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我不是一个精打细算的孩子,买了书,还要在东关那里的碗脱摊子那儿吃几个炒碗脱。春节的这一天,孩子们有时也会去旧城电影院看电影,比如老版的《平原游击队》之类。看一场电影两毛钱。
这么多年过去了。今天长大后与孩子心目中的过年有了很多的变化。比如,今天你不出门,就可以尽知天下事。这是因为有了网络。坐在电脑跟前,就算是过年了,也能在网络上找到很多相关的信息,但你不会快乐更多。你也不再像孩子那样渴盼着大人的压岁钱。现在,当你自己也成为了大人,可是每到过年,总是有着越来越多的怀旧情绪,总让人回忆起作为孩子时候那种极为单纯的快乐。长大后,人的内心装满了比孩子时候更多的欲望,也有着越来越多的生存压力,以至于快乐越来越少,烦恼越来越多。
其实,过年就是一种返璞归真的回归。远方的游子,在回归到亲人身边时,就越加体会到儿时过年的那份极为单纯的快乐。春节,永远是我们心中最温暖的一天。
中国作家协会迎春谊会现场:《俏佳人——花盘》(中国铁路文工团杂技团王萍、谢盼等)摄影:李强
附录:
中国作家协会迎春联谊会节目单
1、舞蹈《春节序曲》
2、男声独唱:
3、《京剧变脸》
4、男声二重唱《山楂树》
5、相声《礼仪漫谈》
6、男声独唱《欢聚一堂》
7、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一《光辉照儿永向前》
8、相声小段
9、男声独唱《滚滚长江东逝水》
10、杂技《俏佳人——花盘》
11、钢琴弹唱《大海啊,故乡》
12、现场抽奖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