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刘嘉棫:逆风方向(附回信)

(2010-04-06 18:58:08)
标签:

散文

信件

杂谈

  刘嘉棫:逆风方向(附回信)

按语:刘嘉棫属于地地道道的90后,还正在贵阳读高三,但多年来热爱写作。在此,特辑录刘嘉棫的《逆风方向》等几篇文字。另外,还有李迎兵的相关点评信件附后,也可以说见证了一个刚满15岁的、高三小女生的心路历程。

 

 嘉棫的来信——

 

李老师,已经很久没给你写信了,最近还好吗?家人让我代大家向您问好!
今年作家班活动是在上海,不知道您会不会来,我现在也不确定去上海后能不能到北京看望您,家里人也都很想念您。希望您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虽然学习时间紧,我还是没有放弃写文章,不知道有没有进步,希望您能给我点评一下,谢谢!
 
 
 
李迎兵的回信——
 
嘉棫:您好!
 
  谢谢。我也同样常常想念大家,在黔西那几天真的很开心。
 
  我现在基本不怎么上班,只一周给一所郊区的大学上一次课,大多时间在写一本书吧。
 
  希望看到你健康成长,也能看到你飞得更高。如果,以后真有国外求学的机会(那些骗人的非法学校除外),我觉得还是可以考虑的,国外的大环境或许比国内要好。
 
  暑假你去上海,我肯定是没有机会去的。也谢谢你和你的父母以及弟弟妹妹一家人,能够一直记得我,一年前那些黔西的记忆很难得,也很温馨。
 
  这次,我读了你的新作《逆风方向》,颇为感慨。你的内心一直在扩展着,延伸着,有着自己的方向。比如:在你的文章里引用布莱克的话:“一粒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藏着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而文中的“我”,则是深深的自省和警醒着,总是比同龄人充满更多对坎坷和痛苦的感受。“我始终看不到那所谓的世界,天堂,无限,永恒,好似眼睛被什么所蒙蔽,我却不愿将其拿掉。自愿地,坐以待毙。”也许,这与你的童年记忆有关。
 
  我在阅读你的生活世界,也在阅读你的内心空间。我似乎能够看到你在成长过程中真的有一种迷惘的表情。也从你内向的面容中读出更多刚强和执拗来。而且,你是一个早熟的孩子,你甚至不怎么愿意和周围的人交流。在特立独行的世界里,有你自己的定位和航向。“我所追求的,是否都值得拥有,这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千百遍地问自己,可是未果而终。不管是不是值得,我都会坚定地去追求,适合自己的,无论多大的代价都是无悔的。”在几许真切的情感中,又有着理性的考量。嘉棫的视野局限于自我的一隅,也正因此,才有一种个性化的极致表达和自我梳理。从《逆风方向》的写作,大体能够感觉到嘉棫一年来心路历程的变化。不能说你的这种变化,与过去相比有什么不同,而关键是它会决定你未来的方向。你的个性决定了在逆风中飞翔的可能。你的文字一以贯之的真诚态度,以及简易平实的抒写,使得内心层面的活动更加具有独特性的感染力。
 
  当然,嘉棫的内心极其敏感,也极其警觉,充满对未知和彼岸的矛盾心态。这种彷徨的笔调,来自青春心灵对沉重命运的无法承受之痛。只是在外部世界的打击到来之前,嘉棫就有了这种防范心理。《逆风方向》在快到结尾时写道:“春残,花落——不是结束,不是终点!在逆风的方向,我看到了另一个境界的序曲。”把你在现阶段的内心现实表达的淋漓尽致了。这些表达,让我读出五四以来类似萧红出逃上海在寻觅理想时的影子,也能读出上个世纪30年代在孤岛上海时期张爱玲的内心哀叹,以及后来文革后一代女性作家的伤痕记录、到90年代的小女人散文等等。当然,嘉棫则是90年代出生,成长于新的世纪,成长于互联网时代、市场经济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能体会到嘉棫在自我狭小的天地里有着属于自己的高远梦想。我们谁也没有资格嘲笑这个年仅15岁、正在读高三的小女生,这种青春期的拔节所有人都经历过,也能身同感受。
 
  在此,我真心地祝愿嘉棫和嘉棫的家人,天天快乐,健康幸福!
 
                                                                李迎兵
                                                            2010年4月6日于北京
 
                   刘嘉棫:逆风方向
 

又是旧树抽新芽之时,就是这样又走过了一个四季。

他们总说我看起来很不快乐,因为笑得很牵强。也许我真的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快乐,也不明白怎样笑才是不牵强。不被理解的叛逆,只能任人误解。

天干得很厉害,很奇怪的是,最近每天都在下雨,很小,但对所有人来说已经是极大的恩赐。是下雨的原因吧,最近眼睛也总是湿湿的,想着些什么也不是自己所能解释的。

书桌上的复习资料凌乱得不堪如眼,我没有想要整理的,因为那样看起来很温馨,而且我能准确地知道我要的东西在哪里。多久没有认真看过那些书了,我已经忘记,我也许患上了厌学症。

把老师和爸妈的嘱咐抛在脑后,无视一切地做着一切我想要做的事。也会心疼父母心痛地看着自己的样子,毕竟长这么大了,第一次这样的让自己放任自己。

始终不愿意承认自己堕落了,我本是一个不认命的人。怀念着自己当初不服输地倔强,拼命地向前冲,把自己从低谷带到峰顶时的喜悦。发现不可以再回到那时候,不能再重拾那样坚定的自己,就只能这样往下掉。一定会摔得很疼,可是我还是找不到什么原因让我自甘如此,所以无法停止这样的下落。

趴在阳台,看着窗外的法国梧桐,前两天才抽出的新芽已经成了嫩绿的枝叶。怎么会那么快就完成了蜕变,让人没有任何准备。突然想起有一个哥哥告诉过我,七天可以让你养成一个习惯,确实是这样,我的确用很多个七天养成了一堆坏习惯。

很多人不能了解什么是有着自己的想法但无法实现的感觉,因为他们总是拥有太多的机会。我的家境虽然没有那么潦倒,可是我却生活在一个狭小的领域内。我们的电脑只会用于娱乐,而不是用于发现和创造。很多时候我很无知,在自己的世界里自我陶醉,以为我懂得很多。那只是在我所在的地方,我有资本炫耀自己的一切。站在更大的世界里,我只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我只是个什么都不懂的菜鸟。

在一年前,我有了可以出国的机会,真的出去,对我来说就是人生一大转机了吧。并未如愿,因为我的家人会担心我太小不能照顾好自己。我可以肯定地说我是个个性很独立的女生,我不喜欢生活在别人的保护之下,可是却没有一个家人会认同我的能力。在他们看来,我永远是个孩子,当然,这也是大多数中国家长的想法。我不能责怪,他们毕竟是我最亲近,最疼爱我的人,他们总是在为我着想着。

在告诉别人我的年龄后,大家会习惯性地问我念几年级。当我回答我在上高三的时候,大家总是很诧异。对,十五岁上高三,我不认为有什么可以值得骄傲的。我不是什么脑袋很好使的人,只是上学上得早而已。

我和同龄人有很大的差异,在他们眼里,我显得太过稳重。我也在这里看到了那么早上学的好处,让我可以更早的明白更多那些人不能懂得的是非。于是我有了很多比我还要大的弟弟妹妹。他们喜欢和我讨论他们自己的想法,在我看来幼稚的思想,在他们心里却比天还要大。

很少轻易地相信一个人,不会随便判断一个人的好坏,这是我看来自己最大的优点。以前总是容易对别人放真感情,当知道被骗的时候也只能是自己伤心,后悔那些种种。

很喜欢一个人独处,对着自己说话,对着手机上的照片说话,很认真地一遍又一遍。有时候说到自己都觉得自己是疯子,眼泪就不自觉地往下掉,哭到睡着,做一个没头没尾的梦,醒过来再继续发呆。时间怎堪如此浪费,但是我做到了,做了一切尽可能浪费时间的事。

很少有去帖吧闲逛的习惯,可是一去就有了很多新的发现。上县帖吧的时候,看到有人这样说我:是个活得自在潇洒的人。很高兴会看到这样的言论,我也愿意在别人眼里我是这样的人,那样的不受束缚。

坎坷中成长的人是习惯性的厌世,好象全世界欠了他很多,而我也是典型的这类人。我记不起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受过多少的苦痛,连自己身上的伤痕也不知从何而来。奶奶给我造成了很大的阴影,因为她就是噩梦的开始,她的重男轻女让我背负了家族耻辱的罪名。我不该怪她吧,毕竟她是在那样的环境下,再怎么做,我不愿意做个不孝顺的孩子,她是奶奶,我一定会尊敬。

经常应了大人们说的话,不听话的孩子会遭到报应,像我这样。因为不听话,所以离目标越来越远,因为不听话,所以老是在生活中犯错,因为不听话,所以才会堕落。就是这样的吧,这样的道理有几个没有经历过的人会信,什么都要自己试过之后才会懂。

有了在我这里不该有的节奏,路是自己选的,就应该对其负责。我的生活在改变了道路之后会是怎样,我正在这样地走着。外表代表不了一切,我的叛逆也是这样,乖巧的外表下面,是一颗怎样的心,自己也不能看透。

期待与被期待是完全相反的事,当一个人期待的时候,会感觉到幸福,快乐,沐浴着阳光。被期待的人,却是满心的担忧,因为让别人期待是会怕别人失望的。好比现在的我,害怕被别人所期待,特别是父母。我为他们生,为他们养,如果会让他们失望,那就是这辈子最大的不孝。

我所追求的,是否都值得拥有,这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千百遍地问自己,可是未果而终。不管是不是值得,我都会坚定地去追求,适合自己的,无论多大的代价都是无悔的。

找不回的是自己的心,心没有了归宿,就都是空谈。有梦可以去追求就是幸运,就是珍贵。每个人拥有的梦都不一定与现实背道而驰,却因为自己对梦的背弃,让它离自己而去。

我在人群中失去了共同语言,只能无可奈何地沉默,于是成了可怜的“落花人独立”。用自己与别人不同的骄傲,填补着内心深处大大小小的伤口,以此来换取安心。

布莱克说:“一粒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藏着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我始终看不到那所谓的世界,天堂,无限,永恒,好似眼睛被什么所蒙蔽,我却不愿将其拿掉。自愿地,坐以待毙。

这样无谓的颓唐到底能为自己带来什么?一旦坠落,摔倒,此刻就不可能再爬起来,我没有那样的勇气。我希望即使跌到谷底,不会有人拉住我,让我彻底远离这个与展开格格不入的世界。自己变成了行尸走肉,只是因为还呼吸着,所以没被认为不覆存在。

春残,花落——不是结束,不是终点!在逆风的方向,我看到了另一个境界的序曲。

是谁在疯狂地弹奏着,一遍又一遍,带我又一次看到了天边的光亮。

 

                刘嘉棫:角落里的成长

 

   按语:嘉棫是一个独立性很强的高中女孩。她在贵阳上学,一直住校。记得有一次,我在贵州和她父母交谈,就提到她小时候的故事。父母忙,她站在小板凳上在灶台上炒菜做饭。她父亲说,她六、七岁,菜都炒得半生不熟,但他一边吃着一边泪都要流出来啦。正因此,嘉棫很早就有了生活的意识,也才有写作上的许多收获。在嘉棫《角落里的成长》就体现了她内心柔弱的一面。她父亲还说,嘉棫练过跆拳道,有时还保护弟弟妹妹。她外表清秀,内里刚柔并济,尤其在文字里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和成长的叹息。她的生长,不仅仅是外在的,而是内里的,不断地走向成熟。(李迎兵)

 

 

  天色逐渐暗了下来,忙碌了一天的躯体正在竭力地往家的方向行进着。我站在窗口,蹲在角落,静静地看着一切。

    清晰可见,对面窗户透出的橘黄色暖光。那样宽阔的空间里,又是怎样的幸福画面。我并不喜欢书画类的东西,尽管会有人认为我是个没品味,没内涵的人。不过这样也好,至少可以不与那些假正经的人同流合污,玷污了那高贵圣洁的艺术品。然而此刻,我爱上那温馨的画卷。但是却只是别人的,角落里的我,仅是一个观赏者,只是一个人,在角落沉吟,痛苦,仅此而已。

    房间不用开灯也可以将一切看得清清楚楚,我才明白所谓万家灯火的意义,即使现在理解错误,我仍相信,属于别人的温暖我也有可以拥抱到一丝余温。在这个角落里,我忘记了妈妈炒过的那些美味佳肴,开始渴望能回到他们身边,像以前那样,就算每天见面时间不长,也始终在一起。我愿承认我是个贪婪的人,想拥有着所有的幸福,然而现在的我只能在角落里独自哭泣。

    我把坚强丢了,恐惧占据了我的心,它颤抖着,任我沉沦下去。

    回想着曾经我是如何离开父母,如何远离我的朋友们,又是如何冷落着有助与我的人……我能听见有人说我是如何的冷血,但可笑的是,眼泪划过脸颊,无论是难过还是嘲弄,事实是我并不能坚强地面对这一切。

    忘了是哪一首摇滚唱出了“Be tough!"的字眼,想激励每个人,可是能真正体会到的又有几个。我爱听着摇滚有几分疯狂的感觉,可是也有很多人说,别让重金属占据了自己的生活,那样像个傀儡。我不是不知道,或许那并不适合我,可它毕竟能让我感觉我存在着,算是一种依赖。在角落里,它能让整个世界喧闹起来。

    有时候在属于自己的角落里,幻想着明天的自己身在何处。我会看见站在阳台沐浴阳光,一脸恬静的自己;会看见在拥挤的人群中找不到方向的自己;会看见伫立在海边,迷茫的自己……回过神才明白自己在无故的心情低落,角落已成谷底。

    不要回头看,我始终这样提醒着自己。回头只会徒增悲伤,那些过往只能藏在心底,自己体会才会美丽。可是当自己忍不住回头看时,竟发现我未放在心上的还有很多,心里的角落缺失了太多。是否适时的回头也能给自己带来一些快乐,找到所缺失的那一部分。

    会把自己的世界无端的封闭起来,将自己的信仰高高举起,坚持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在自己的角落里,自己做主。也是因为这样的固执,我得罪了太多人,我听不进别人的话,我不在乎别人的感觉。那又怎样,我就是这样,我的角落里,不需要留下任何人的足迹,因为那仅属于自己。尽管自私,但是我愿背负这样的骂名,留着自己的一方净土。

    玫瑰花安静的盛开,紫罗兰安静的谢了。野草安静的蔓延,一丝沉没与压抑,却是一种独特的品味。我喜欢这样的优雅,与那不言不语的生灵有所交集。它们总是香气四溢,即使是个封闭的角落,但是它们从不打扰任何一个角落的宁静,只有陪伴。来去无声,留下的脚步却意味深长,让人挂念着何时它们再归来。于是,角落里也不再没有牵挂。

    我不擅长颓废,可角落里的世界总让人颓废着,忘记自己该做些什么,又或是做什么都不对。颓废并不是个词汇,而是个真正的感悟。这时不明白何为伤年已漠,安静的任其侵蚀着自己,颓废过后仍是角落里孤独的自己。

    无人问津,我在角落里。这里是阳光照不进的地方,没有晴朗的天空,所以我开始不会笑,也无心笑。我仍然能够看到月光,因为思念,它被注入了浓郁的感伤,我将它自私地搂在怀里,有了几分安心,却仍旧冰冷。一缕月光透过漫天的繁星照进心底的最深处,动人心弦,却仍旧孤独。

    有人说落叶看似飞翔却在坠落,就像是自己的心情,若是越开心就越难过。飞翔固然美丽,可是却离开了耐以生存的树,这个落叶的季节,又给这样寂静的角落增添了些许悲伤。看它渗透进土壤,曾鲜活的生命如此化为乌有,就如看见角落里的自己离开这个世界那一瞬,难过也无法告诉这个世界。

    生活在一个告别的时代,在一起的人总会受到伤害,然而角落里不需要和任何人在一起。只能容纳一个自己,不必与谁有争执,不必拥抱着任何人来温暖自己,更不必与谁说再见。生活就像一列班车,永远不知道在去终点的路上会发生什么?有的人中途上车, 有的却下车, 可真正陪你的有几个?

 

  而那个自己总是置身事外,不会听见再见这样的字眼,减少了一部分别人需要体验的盲目开怀后的纠结。不会因为无谓的感情而流泪,渐渐体会到角落里的快乐。

 

    开始迷恋马哈苏德那样的世界破坏者,就像看《变形金刚》时能满足自己心里的破坏欲望。我可能只是个三岁的小孩,还很好奇一切被破坏后内在的到底是什么,即使什么也没有,仍然很期待。但是那样的过程却从不关注,只在角落里等待着未知结果。

    午后时分,我在角落,睡得很沉。梦中,不知在何时何地下起了零星的雨,雨滴落河中,我听见那是怎样轻巧的合奏,不被人察觉。宁静很深,我开始清醒。雨后阳光普照,迷雾从身后穿起扣成水滴,干涸混沌此时被击破,世界焕然一新。

    清晨第一屡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我看见角落里的自己在笑,开始羡煞了自己的自由。

    我站在窗口,蹲在角落,静静地期待着新的一天。

 

 

 

                   刘嘉棫:阳光下的星星
 
赏析:
     读刘嘉棫《阳光下的星星》,感觉到一种纤细的情感在文字里发着光芒。我能够体会到嘉棫的心在跳动,一颗热烈的心,因为牵挂而更有力量。还能记得作者敏锐的目光眺望水西夜空时的憧憬。阳光下的星星,就是“那一夜的星空出奇的幻妙,忽然感觉一缕阳光透过漫天的繁星照进心底的最深处,动人心弦”的真切味道。作者在回忆,在回味,在思念,从前的美好一去不复返了吗?
     “事实是我再也找不到你了,哪怕是翻遍整个宇宙。你走了,走了,不会再来了。”这样的句子,足以体现情感的份量了。作者试图切近生活和内心,抒情的色彩更加浓烈,也更加力透纸背了。作者的泪光闪烁在文字的背后,从而在后半部分升华了主题。如果细节能够更细化一些,文字更冷凝一点,也许文章就更具张力了。
 
                                                                                点评:李迎兵
 
 
 

   “把你的影子,加点盐,腌起来,风干,老的时候,下酒!”
                                                              ——《甜蜜的复仇》

    那是时间留给我唯一的见证,关于我的青春年华……好似自嘲地告诉自己:年华——是一封无效的信件,记得它的痕。也许你可以找到一点活过的证据。

    春暖了,花开了,但是你却走了。没有一句道别的话,悄悄的走了。纸始终包不住火,你的离开再也无法瞒过我了,而此时,玫瑰花安静的盛开,紫罗兰安静的谢了。野草安静的蔓延,一丝沉没与压抑,却是一种独特的品味。我沉默,愿不再离去。
    我开始背负着两个人的梦想去奋斗,你知道那样我会有多累吗?呵呵,真傻,你会看得见吗?另一个世界里,你是否和我一样努力地走向前方。
    虽然每天计算时间只是个无意义的“工作”,但我还是坚持下来,只为你那句话:“丫头,我们要做一辈子的好朋友。”很简单的一句话,但是却是最动听的。那是2008年最美好的一个夏日夜晚,那一夜的星空出奇的幻妙,忽然感觉一缕阳光透过漫天的繁星照进心底的最深处,动人心弦。

    分隔两地的我们,让我不能在第一时间知道你离开的消息,到现在我还一直很愧疚呢。我们可是最好的朋友,多嘲讽啊,我不知道呢。
    “你拨打的用户已关机……”接着是一阵忙音,那一个月,你的电话一直是这个状态,真让人心寒啊,最好的朋友,居然连电话都打不通呢。问其他人吧,大家对我的态度都可冷淡了,都敷衍地说不知道。我还真不知道是怎么招惹到大家。忍吧,数着日子的过,盼着回去那天把你好好揍一顿。
    开始觉得时间过得慢来着,回去以后,我发现我错了,时间其实过得很快呢。事实是我再也找不到你了,哪怕是翻遍整个宇宙。你走了,走了,不会再来了。
    再看到你的脸时,是在那块冰冷的墓碑上,你看着我在笑呢,你不记得了吗?你在笑呢。我也很厉害哦,我没有哭,我也笑了,我还唱歌给你听了,多空旷的墓园呢,我唱歌的时候回音都好大,环绕着墓园一圈又一圈,你听到了吗?那时候应该不会觉得寂寞无聊了吧,丫头又来闹你了。
    “暖暖阳光懒懒爬进窗/幽幽微熏淡淡咖啡香…只想抱着你的背脊不想放/为何美的东西总叫人悲伤…”现在的我每天都会复习好多遍呢,那一首《阳光下的星星》。还想问问你我有没有进步呢,你却永远都不会再理我了。好吧,我会把它练到最好的。
    那个时候的你总说这首歌太感伤了,只有歌名适合我,内容就别往我自己身上扣了。当时听你的多好啊,可是现在却已经放不下了。
    九年呢,你陪着我走过的,我连声谢谢都没来得及说出口。好吧,你走吧,我会好好的过。
    我不会忘记我所背负的两个人的梦,更不会忘记似水年华里的喜怒哀乐。好吧,你走吧,我会好好的走下去。

    我会将它烙印在心底的最深处,那首你认为只有歌名适合我的歌曲,那些跳动的音符,唱出的只有一句:“丫头,我们要做一辈子的好朋友。”好吧,你走吧,我会好好的活下去。
    再见了,那段年华;再见了,那一封无效的证件;再见了,那一点活过的证据。
    我会是那阳光下更闪耀的星星,因为你所赋予的光芒。
    这一场轮回,我能恰到好处的将你遗忘,你会看到我的笑——暗夜如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