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玥琤与黄梦祺

(2009-04-18 16:13:28)
标签:

杂谈

近期我给两个学生杨玥琤与黄梦祺正式出版的作品集里写的序言。——李迎兵
 

春天的音符(序)

 

   读黄梦祺的文字,如同聆听春天跳动着的音符,充满灵性,而又富有活力。这样美好的少年时光,是十分难得的。远远眺望,能够在黄梦祺的文字世界里感受到飞 读黄梦祺的文字,如同聆听春天跳动着的音符,充满灵性,而又鸟翱翔在广袤天空的无限快乐。这是梦祺这个年龄的共有的一些特点,只不过她有了自己独到的发挥,体现着花朵绽放时候的那种夺目的惊艳。

 

    黄梦祺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作为她的文学辅导老师,很早就接触她的不少习作。之后在不到一两年的时间里,黄梦祺的写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在接过她的一大堆打印稿时,颇有点惊讶。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如何能有这样大的毅力和韧性,写出这么多的好文章啊?

 

    通过一个人的文字来理解他(),实际上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在黄梦祺的这些一百多篇的文章中,题材、体裁和内容都很广泛,具有一颗童心和爱心,是一种质朴自然而又清澈透明的表达。黄梦祺的抒写方式是围绕生活和自然的本真状态而展开的。她既明朗清晰,又有理想化的玫瑰色彩。

 

 《韩国之旅》是一篇游记散文,其中又分9个小标题,依照时序展开,以“我”的角度来打量韩国特有地域和文化,学生与韩国老师的互动,“我”用橡皮泥做的香蕉和叶子,以及相关的细节,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在黄梦祺的游记里发现了一个真实的她自己。在“这样的我”的版块里,读到黄梦祺有一颗感恩的心,充满恬淡自然,有了自己的心灵空间。《炒菜的感受》是真切的,随意的生活画面,一点也不造作,一点也不拔高。

 

    在“愉快的小学生时代”这一部分,共有16篇文章,都很短小,是黄梦祺成长的一个开始。而“开卷有益”这部分的篇章,突出了阅读课外书,尤其展现经典名著的特色对“我”的影响。给亲人、老师和朋友的信件,也是一种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让人读出来一种感动。“放飞思绪”版块共7篇文章,具有想象力,体现了小作家的价值观,对真善美的追求更加坚定了。“我爱大自然”和“火树和银花”这两个部分,无论对吊兰和水仙,还是庐山、七星岩,以及武夷山、东方明珠塔等,都有黄梦祺自己的观察了,捕捉各自的特点,展现生活的多姿多彩和大自然的美丽。

 

    在“我的父亲和母亲”这一部分,有7篇文章,突出黄梦祺眼睛里学者型的爸爸,以及爸爸书房和他的论著,乃至爸爸的勤奋等等,对“我”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妈妈对“我”的关怀,以及教育的方式都是和风细雨的,说明了小作家有一个让人羡慕的父疼母爱的幸福家庭。这些篇章里的细节,都让人感动不已。

 

    黄梦祺的作品集就要正式出版发行了。对于黄梦祺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让世人认识她的机会。无论如何,她走出了属于自己的真正一大步。我相信,黄梦祺在未来的写作之路上还会取得更大的进步的。她现在还是稚嫩的,但却是充满希望的。只要在不断的努力之下,黄梦祺一定会长成参天的大树。

 

                                               李迎兵20093月于北京

 

    

                            

 春天花正开(序)
李迎兵/文
 
  春天。阳光透过窗玻璃照射在我的身上,打开小作家杨玥琤的书稿《白桦林中的光环》,就感觉到一股明朗清澈的溪水在眼前汩汩流淌。这种真性情的表达,突现了作者作为初学者为人真诚、平朴、善良的一面。一颗童心的抒写,体现在作者长达7年的23万字的各类文学作品之中。
 
  我对杨玥琤的认识,主要来自他的各类文章。人的情感在文学创作中占据主导的位置。由于兴趣不同,各种人对待事物的态度也就有着很大的不同。在杨玥琤《白桦林中的光环》这本近10万字的书稿中,既有小说、散文、诗歌,还有早期的一些作文、杂感、日记、演讲稿等,不一而足。一个人生来就怀有情感的内核的,正因为有了写作,才能生根发芽,在这春天开出茂美的花。
 
  从杨玥琤的几篇小说里,看出了他的心灵是开放的、向上的,充满的早春阳光的活力。比如头题小说《白桦林中的光环》里的小主人公安阳,就是一个代表,有着作者自己的真实影子吧?为了白桦林社区的树木尽职尽责,成立儿童团,积极把想法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小小年纪就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小说分为6个小节,在人物和情节的安排上都很有特点,主题积极鲜明,文字生动有趣,富有艺术的魅力。
 
  再如小说《神奇》和《梦乡探亲》,则又有新的变化。作者的想象力有了较好的发挥,比如前者的比赛场面,后者的鱼乐小朋友和嫦娥之间的对话,等等。在散文《秋之美》里则有一种诗化的情绪,在自然景致、人情世态中,发掘真善美的力量。无论是安徒生,还是泰戈尔,总是从微小处见伟大,从细致中见深情,抒写出一个时代的典型情绪和情感。可以想见,杨玥琤的文字里力求从大师们那里汲取力量,从生活和内心出发,来展现自己独特的写作视角。
 
  从其他的作品里,比如散文《秋雨》、诗歌《花》和童话《谁最牛》等等,能看出杨玥琤在不断拓展着自己的生活领域。文学的感悟是开放的、独特的、变化的。没有开放,就没有写作的自由;没有独特,就没有创作中的自我。在构筑意境和谋篇布局上,所体现的随意自在,是自然生成的一种状态,不雕琢,不刻意,不生造。
 
  杨玥琤的写作,主要有这样三个特点:一、写作的思维特点比较简单、明朗,文章结构完整、清晰;二、写作的基本定位突出写作者主体,能够基本做到扬长避短、量力而行;三、写作的童心表达、清澈的想象和诗化的情绪,使杨玥琤的文字自始自终弥漫着特有的气息。
 
  文学就是人学,是表现人的情感、思想、创造力等等一切有关人类自身的学问。在人类智慧的浩瀚宇宙中,文学作为艺术的基本样式之一,在艺术的天空中熠熠生辉。古人云:“文为道之饰,道为文之本。” 我相信杨玥琤在写作的道路上会有更好的发展,有着更加美好的明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