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赛场拾零之一
(2008-08-21 12:02:40)
标签:
身边的奥运奥运开幕式中国队金牌赛艇杂谈 |
其实,我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体育迷。虽然,也曾在水里会几下狗刨,故乡结冰的河面上溜过自制的冰鞋,在体育课上练过长跑,但对于学校的运动会却很少参与(多半那种体操团体赛时,奶奶给我和别的孩子为参加赛事借过白球鞋)。直到多年之后,看到伊朗的一个关于一对小兄妹上学共穿一双白球鞋的电影,不由感慨万端,遥想起自己的童年。
记得体育老师讲过马拉松长跑和奥运会的来历,当时觉得那是生活之外的一些事情。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一年,建国门附近全都是拥堵的欢庆车辆,有几个拉着国旗的美女爬到车顶,长安街上沸腾了。那个夜晚,北京的警察也脾气出奇的好,整个城市都在欢呼。而转眼之间,北京的奥运会就一天天逼近啦。
到这个时候,节日的气氛里又有了更多的紧张。当然,城市街道上人少了许多,车辆因单双号限行,速度陡然快了许多,平时一个小时的路程可能顶多三四十分钟。与一个朋友从复兴门附近的中央音乐学院打车到民航医院,基本不堵车了。记得奥运开幕式前夜,一个朋友约我到工体附近的芭芘酒吧,大家喝了一种古怪的洋酒,像是伏特加里勾兑了红茶等饮料。先在包间里喝洋酒看等离子电视,后来在震耳的摇滚乐中一起群舞……
奥运了,狂欢吧。一直觉得这一切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直到开幕式却看到不少国人依然有些傻忽忽的激动。说不出激动什么。当那个叫林妙可的8岁小女孩唱《歌唱祖国》时,就想起小时候父亲也常常唱这首歌,那时让人感觉到一种气势和力量。随后次日,在西站接了一天站,忙忙碌碌,再后来就在四季青那里的海淀区外国语学校住了10多天。也正是在这10多天里,我也意外获得到赛场观看奥运比赛的机会。
第一场,是在北土城路乘奥运专线k19到奥林匹克水上公园。原本前一天的赛事因暴雨推迟一天,大家在入口处合影时,有两个非常高大而又热情的年轻老外突然撞入镜头里做v字型手势,一下子调动了热烈的气氛。我们看的是女子赛艇,中国队表现不错,看台上欢呼雷动。一个亚麻色头发的外国婴儿,长得特别可爱,我用手机拍了妈妈亲吻他时的画面。赛艇由北向南划了过来,对面大屏幕显示中国女子四人组的巾帼风采。
引自相关报道:超过500米之后,中国队开始提高桨频,向德国队慢慢接近,德国队失去了起航阶段的势头,终于在1000米计时点,中国队超越了德国队,仅次于英国队,排在第二。1000米之后,比赛变成了中国队和英国队的巅峰对决。中国队的速度逐渐提了上来,德国队也在后面紧紧追赶,但中国队没有给对手任何机会。到达1500米时,中国队与英国队的差距只有1.47秒。最后的冲刺阶段,气氛变得极为紧张,所有观众为中国可能获得这枚突破历史的金牌而疯狂呐喊。中国队受到观众的鼓舞,终于在最后200米追上了英国队,两队开始交替领先。最终的撞线,中国队力压对手,以6分16秒06的成绩,获得了金牌,创造了历史!祝贺她们!
她们是唐宾、金紫薇、奚爱华和张杨杨四人组。处于远处看台上的我,根本看不到队员的情况。用邻座的望远镜仍然无法看个仔细,在看台上处处看到相关比赛国家的观众,各种国旗在这里争相辉映。由于,不让打伞,只有在看台上暴晒了。
比赛间隙,走下看台,到通道口乘凉。一会儿,又一组赛艇划了过来,看台上再次呼喊起来。自然国人的呐喊占了绝对的优势。